蛋白質不足害食慾大開、每日多吃13%熱量!但3種NG蛋白質反增內臟脂肪


明明三餐都有吃,整天卻依然食慾大開吃不停,難怪想瘦都瘦不下來。如果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很可能是蛋白質吃不夠!研究發現,少吃2%蛋白質,熱量攝取量會大增13%,專家提醒,想健康減重的秘訣,是把所有人體所需營養吃好吃滿,才不會吃到熱量爆表「還在餓」!

蛋白質不夠讓食慾大增!醫:少吃2%蛋白質熱量增加13%

「動物有能調節自己身體的能力,讓他們能補足沒有吃夠的營養素。」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於臉書分享,牛津大學一項研究把一群蝗蟲關起來,只讓蝗蟲吃碳水化合物、不提供蛋白質食物,隔天看到每一隻蝗蟲的下半身都被另一隻蝗蟲咬住,這有如地獄般互相殘殺的景象,實際上與蛋白質吃不夠有關,因為對蝗蟲來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不足,身體感受器亮起紅燈,就會有進食的衝動。

而人類同樣也有針對營養素的感受器,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纖維、鈉、鈣等,當身體感覺到不足時,就會發出進食的信號,「就像是你阿嬤在叫你吃飯,無論你在做什麼,你都得停下來吃個不停。」

蕭捷健醫師在影片中指出,根據美國農糧組織數據研究,1961~2000年美國平均攝取蛋白質量減少2%(從14%減少成12%),相對地,熱量攝取量卻增加了13%。

牛津大學一項研究也曾讓22位受試者在酒店中吃自助餐吃到飽,分別讓其吃下10%、15%、25%蛋白質份量的食物,結果發現,在受試者無法區分食物蛋白質含量的情況下,吃低蛋白自助餐的人,每天熱量也多攝取了13%!

蛋白質不足讓人吃不停,熱量爆表還會餓!

為什麼蛋白質吃不夠會讓人吃不停,體重上升呢?蕭捷健醫師解釋,由於蛋白質是肌肉、免疫細胞的材料,攝取不足會導致肌肉缺乏營養、免疫細胞缺乏,身體因此會發出訊號,讓人吃下更多的東西,確保蛋白質能達到足夠的攝取量。

遺憾的是,「如果蛋白質仍不足,食慾就會被無限打開」。比方說,若早餐吃米漿配油條、午餐吃義大利麵配珍珠奶茶,雖然熱量都已足夠,但身體仍會持續發出飢餓訊號,直到吃下足夠蛋白質為止。


蛋白質怎麼吃?怎麼挑?營養師點名「這3種」恐害內臟脂肪囤積

那麼蛋白質又該怎麼吃比較好?衛福部的健康餐盤指南建議「豆魚蛋肉一掌心」,以豆類、魚類與海鮮、蛋類、禽肉、畜肉等順序優先挑選食材,1掌心蛋白質食物約能提供1.5~2份豆魚蛋肉類。

黃豆、黑豆製成的豆製品,不僅飽和脂肪酸含量低,還富含類大豆異黃酮,具有抗氧化活性;魚類與海鮮脂肪低、含有Omega-3脂肪酸,能減少身體的發炎反應;雞蛋含豐富的維生素A、B2、鐵、鋅等營養素,能促進皮膚、黏膜組織增生及修復;而紅肉的鐵質含量高,豬腰、豬肝等內臟類食物則富含鐵、維生素A及葉酸等,可適量補充。

蕭捷健醫師則針對想減重的民眾進一步分享,以60kg的民眾為例,建議減重時每天要吃過90g的蛋白質,每一餐至少要30g。早餐別再選擇米漿配油條,可改成豆漿搭配2顆蛋,輕鬆達成建議攝取量。

不過,營養師高敏敏也在臉書粉專發文提醒,蛋白質一旦「吃錯」反而會增加內臟脂肪,不利健康,她列出的NG的蛋白質包含加工肉品、高脂肪肉類、炸物。

  • 加工肉品類:如香腸、火腿、培根、漢堡肉排、素肉排

  • 脂肪高的肉類:三層肉、燒肉、五花肉、雞屁股

  • 油炸:炸豆皮、炸雞排、炸肉

為了避免吃進過多飽和脂肪,反而不利健康,建議以豆類、魚類與海鮮、蛋類、禽肉、畜肉等順序優先挑選食材,且避免加工肉品。「減重的秘訣是『加法』而不是『減法』!」,蕭捷健醫師表示,食慾是一個強大的導航系統,能引導人們吃到身體所需的營養,只要了解生理所需、滿足這些需求,就能更好地管理飲食、維持保持健康!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蛋白質不足害食慾大開、每日多吃13%熱量!但3種NG蛋白質反增內臟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