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蛋危機燒全台,要怪老母雞還是農委會?專家這麼說

最近缺蛋成為全台灣熱門話題,導致麥當勞熱銷早餐「蛋堡」系列在部分餐廳停賣、學校營養午餐,必須將全蛋料理改成散蛋料理,甚至連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也關注發言。到底問題出在哪?要怪在老母雞,還是人為危機?一文深度解讀。

最近去全聯等通路買蛋,是否發現貨架上空空如也?家旁邊的雞蛋糕攤子,竟然因為缺蛋,只能每週做一次生意。蛋蛋危機,已成為全台熱議話題,甚至也引發郭董關注。鴻海創辦人郭台銘21日在臉書發文,提到「蛋蛋危機」可能在短時間內,看不到盡頭。郭台銘也質疑,農委會對蛋荒緩解時間點的預估,不斷向後延期,可見政府目前仍未找出蛋荒的有效解方。

蛋價重回歷史最高 日缺蛋量有資訊落差

到底多嚴重?農委會資料顯示國內蛋價13日起,每臺斤上漲2元,漲到歷史高點。蛋價調整後,每台斤雞蛋產地價每台斤42.5元、批發價每台斤52元,追平2022年7月23日的最高紀錄。

另外,即使蛋價二度來到史上最高,缺蛋問題依然嚴重。

蛋品業者估計,雞蛋日產量缺至少百萬顆,「現在產量有個八成就要偷笑了,」養雞場業者無奈地說。

蛋荒3月可以緩解?業者和學者皆不認為

針對延燒的蛋荒現象,農委會主委陳吉仲21日深夜於臉書發文致歉,行政院院長陳建仁週三(22日)也表示,因禽流感與氣候變遷等因素,導致雞蛋供不應求,目前政府正加強雞蛋調度、推動飼料玉米減稅,預估缺蛋現象3月初就會有所緩解。

但,事實真的有如內閣強調的那麼樂觀嗎?恐怕不是。缺蛋只是禽流感和氣候因素所致嗎?而這場蛋荒,真能在3月中旬獲得緩解嗎?業者和學者皆不這麼認為。

缺蛋主因:老母雞產蛋效率差

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副院長陳志峰表示,缺蛋原因可以回朔至2021年初夏,國內疫情大爆發,三級警戒期間民眾都關在室內,消費活動大幅減少,因此蛋價下滑,雞農減少生產。當時農委會也祭出減少蛋雞進口的政策,以回穩蛋價。

在疫情趨緩後,蛋雞卻變成老母雞,產蛋率只有以往的六、七成,而演變出成供不應求的狀況,「現在都靠老母雞在撐,當然會缺蛋。」業者無奈表示。

除了產蛋率下降,老母雞對禽流感病毒和氣候變化的抵抗能力也較差,容易生病死亡。因此,去年冬末開始流行的禽流感,並非台灣缺蛋主因,但對台灣蛋品供應而言,可說是雪上加霜。

八、九個月後才能產蛋 終結蛋荒之路漫漫

陳吉仲發文提到,去年底已進口六萬隻種雞,今年會再增加至30萬隻種雞。但業者和學者皆表示,進口種雞要來解決蛋荒,可謂緩不濟急。業者表示,蛋雞飼養是分工產業,種雞負責配種繁殖,要等孵出的小雞長大,才成為負責產蛋的蛋雞,一般而言,從購買種雞到蛋雞實際產出蛋,整個過程至少要八、九個月。

去年進口的那六萬隻種雞,至少要到今年下半年才能成功產蛋,所以業者和學者皆認為農委會「3月中旬可緩解蛋荒」的說法過度樂觀。

不只等蛋雞長大的時間成本,「買不買的到(種雞)又是另一回事了,」陳志峰直言,現在不只台灣缺雞,美國、日本、全球都缺,今年能否順利買到30萬隻種雞也還是未知數。

現在不只台灣缺雞,美國、日本、全球都缺。取自pexels
現在不只台灣缺雞,美國、日本、全球都缺。取自pexels


官方調查和產業實況有落差 失真的數據讓蛋荒看不見盡頭

談到蛋需求回穩的時間點,業者和學者皆沒有確切答案,「我根本不知道現在缺蛋多嚴重,怎麼知道何時問題會被解決,」陳志峰直率地說。因農委會統計量與產地實況兩者間的落差,讓缺蛋問題的嚴重程度和急迫性成了謎底,更顯得終結蛋荒是條漫漫長路。

或許是數據更新不夠即時,也可能是通報系統設計問題,才讓官方統計與產地數字有所落差。陳志峰呼籲農委會的統計調查要更「接地氣」,才能真實反映產地狀況,相關單位將更能即時又有效率地啟動因應措施。

蛋荒問題引發產業、學術圈、政治圈等各界關注,各方無不呼籲農委會從根本著手,幫助養雞場提升產蛋效率,並降低國際疫情、糧食價格、氣候等因素造成的價格波動,才能終結這兩年多來,不斷重演的蛋荒噩夢。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蛋蛋危機」郭台銘也看不下去:民進黨政府,還要繼續缺席嗎?
賣場「一蛋難求」、蛋價重回新高!陳吉仲:加強調度,月底回穩
雞蛋今起漲2元!陳吉仲曝3大原因:量比價格重要

更多相關新聞
全球都缺蛋!謝金河:見縫插針大可不必
陳揆估缺蛋3月初緩解 業者打臉
蛋農喊「根本不缺蛋」還賺一波 鄉民怒點2關鍵:更顯政府無能
蛋蛋危機持續燒 恐出現史上最貴母親節蛋糕
炎亞綸吃蛋論讚爆!他戳盲點開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