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出口售價是中國的14倍 紐西蘭靠這招成全球第2大出口國

提到紐西蘭出口的產品,多數人會先想到乳製品,可是在蜂蜜部分,紐西蘭卻是世界第2大出口國,且2022年出口額僅差中國約1200萬美元。印度數據諮詢公司CPC Analytics合夥人薩斯指出,紐西蘭嚴格監管蜂蜜產業的同時,也進行合作拓展市場、資助研究,成為中國蜂蜜的強勁對手。

印度智庫「觀察家研究基金會」(ORF)10日刊登薩斯(Omkar Sathe)文章,內容稱中國是全球最大蜂蜜出口國,緊追在後的不是一般認為的美國、印度和巴西等國,反而是產地面積不到領土1%的紐西蘭,而中國2022年蜂蜜出口額約2億7700萬美元,紐西蘭則約2億6500萬美元,差距不大。

薩斯表示,中國2022年出口約15萬6000公噸的蜂蜜,平均每公斤售價1.8美元,紐西蘭只出口約1萬400公噸,平均每公斤要價25.3美元,約是中國蜂蜜價格的14倍,但能以少量、高價模式在全球蜂蜜市場與中國較勁,主要是紐西蘭對其蜂蜜產業採取「軟硬兼施」策略。

薩斯稱,紐西蘭蜂蜜出口並非一開始就有今日的表現,在1993年,中國蜂蜜出口額約7000萬美元,紐西蘭僅近380萬美元,且當時紐西蘭蜂蜜售價是中國蜂蜜的3倍,而當時全球第2大蜂蜜出口國阿根廷的出口額約5000萬美元,溢價為中國的1.25倍。

躍升全球第2大蜂蜜出口國

不過到2022年,阿根廷蜂蜜出口溢價只是中國的1.9倍,紐西蘭卻大增為14倍。薩斯提到,蜜蜂約在1839年被引進紐西蘭,牠們吸食原產於紐西蘭和澳洲東南部的松紅梅花蜜,而紐西蘭毛利人稱這種花為「馬努卡」(mānuka),且因每年開花期僅2至6周,使得馬努卡蜂蜜成為珍稀產品。

薩斯說,這樣的稀有性讓馬努卡蜂蜜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獲得初步出口成果,該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的成功也受到紐西蘭政府注意,並投入多項倡議推廣。他指出,紐西蘭進行嚴格監管,所有養蜂人和養蜂場都要註冊,且保留所有紀錄,每盒蜂蜜都能憑獨特的養蜂人身分和類似編碼追蹤。

此外,只有符合嚴謹的品質標準,才能被稱為馬努卡蜂蜜。每批送交的蜂蜜都要在授權的實驗室進行4次化學標記與DNA檢測。薩斯表示,由於馬努卡蜂蜜被視為奢侈品,確保嚴格控管品質至關重要,「通常政府核可被認為是『禁忌』,但在此特別情況下,保持對奢持品的高標準讓人可理解」。

除了嚴格審核,紐西蘭政府也與蜂蜜產業合作,在1990年代支持成立認證馬努卡蜂蜜的組織,現在名為「獨特馬努卡元素蜂蜜協會」(The Unique Manuka Factor Honey Association,UMF),其審核標準比政府的最低要求還高,符合標準的生產商可使用UMF商標,並參與政府的行銷活動。

軟硬兼施策略保證蜂蜜品質

薩斯指出,紐西蘭政府2011年透過公私夥伴模式,資助為期數年的計畫,以增加馬努卡蜂蜜產量,也使供應更加穩定,同時讓蜂蜜產業走向更科學模式。他表示,紐西蘭政府2015年出錢,幫助其蜂蜜產業與使用「馬努卡蜂蜜」名稱的澳洲生產商打官司。

<cite>蜜蜂正因氣候變遷大量消失,歐美興起「城市養蜂」熱潮,期望減緩衝擊。(AP)</cite>
蜜蜂正因氣候變遷大量消失,歐美興起「城市養蜂」熱潮,期望減緩衝擊。(AP)

另外,紐西蘭政府也對抗蜂蜜摻偽問題,初級產業部(Ministry of Primary Industries)展開為期3年的科學計畫,發展鑑定純馬努卡蜂蜜的標準。薩斯說,該部諮詢國內外專家,檢測7個生產年份的800個樣品及700種植物,利用先進統計模式,認證標記和測試標記的可靠性與準確性。

薩斯提到,紐西蘭政府與產業的夥伴關係也研究拓展市場,確認尚未開發的主要出口市場,以及「優質蜂蜜」領域的潛在競爭者,而此研究收集在地零售資訊,包括出口市場的零售溢價和超市的鋪貨狀況,還有相關消費者的潛在成長機會。

薩斯亦稱,為了馬努卡蜂蜜的永續發展,紐西蘭政府2020年支持成立馬努卡慈善信託(Manuka Charitable Trust),並到2030年前,為未來的策略願景發展提供約10億美元資金。他強調,紐西蘭能成功成為中國蜂蜜出口競爭者,除了積極投資,重要的是從認證、商標到研發等許多倡議都是和產業界合作。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