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皮調漲交易手續費,想創業還有機會嗎?先了解這 2 件事,打造妳的斜槓女性事業!

姊妹淘的話:蝦皮下單買東西已經是購物日常,妳也興起用蝦皮創業試試水溫,創造另一份收入嗎?但今年蝦皮再度調漲手續費,讓人必須更謹慎考慮。這篇文章由專業財務顧問來拆解蝦皮的優勢,以及想運用來創業的須知。想開啟斜槓事業的妳,5 分鐘就能了解創業該做哪些準備!

近幾年托疫情的福,消費者的購買行為逐漸由實體轉移至線上電商平台,全球電商在滲透率及成長率皆呈現驚人的增長趨勢。這波趨勢,吸引許多人加入電商戰局。在眾多的電商平台中「蝦皮購物」,因其低開店門檻,簡單易懂的介面,而成為不少創業新手的首選。

然而,自從各國陸續解封後,人們紛紛出國遊玩,又回到實體店面消費,使得電商過往光景不再。據研究資料指出,2022年電商成長率由18.33%大幅降至8.74%,對許多蝦皮賣家營收造成不少影響。2023年5月,蝦皮購物平台宣告再次調漲交易手續費,對中小型賣家來說無疑是一顆震撼彈。

面對經營環境變遷,相信無論是正準備投身電商的新手,或者已在經營蝦皮賣家的朋友們,都在思考著蝦皮是否仍有機會。

蝦皮創業成功,先具備兩項優勢

網站架設、使用者介面優化、金流系統串接、物流系統建置,相信如果曾經嘗試做過品牌官網的人不難理解,建立成功的購物平台並不簡單。蝦皮的出現確實讓創業新手少走很多冤枉路,不僅減少不確定性,還幫賣家省去挨家挨戶招攬客戶的辛苦。

然而,低投入門檻並不代表直接囤貨投入就保證賺錢。在全心投入前,必須先有足夠的心理準備,蝦皮為了維持流量,持續調升相關費用是必然趨勢。

因此無論是剛要踏入蝦皮電商,或是經營許久遇上瓶頸的賣家們,都需要回頭盤點自身是否具有兩項關鍵優勢,才得以保持利潤競爭力:

獨特性優勢

在電商尚未出現之前,假設我們買雙鞋想做價格比較,必須多走好幾步路。現在,動動手指就可以。

表面上賣家們雖然省去實體店面的固定成本,但反而讓消費者比價更加容易。所以,當產品本身或服務所具備的獨特性不足,消費者缺乏非買不可的理由時,平台上同質性高的產品則會激烈相互競價,變相導致賣家自行壓縮利潤空間只為獲取訂單的不健康商業生態。

因此,除非創業者們選擇於期初就投入大筆資金,以量制價壓低產品成本,並支付足額的廣告性支出,使開店初期就達到規模化賣場優勢,否則,產品、服務抑或賣場本身的獨特性,絕對是蝦皮經營者必須在期初投注心力考量的關鍵要素。

成本優勢

一般來說,產品的成本和費用結構,為利潤空間多寡的決定性因素。

因此除了進貨成本以外,賣家也須清楚計算購物平台所需收取相關費用。整體分析是否具備成本優勢,讓產品在即便與其他賣家價格相同情況下,都能夠轉換出足夠的利潤空間。

假設創業者預計在蝦皮開立家居用品賣場,所需考量的費用如圖略分為三大類:

蝦皮創業該考慮的成本
蝦皮創業該考慮的成本

期初基本費

開店庫存:商品數量X進價。

倉儲費用:依地區性不同,每月2-5萬不等。

自身薪資:則暫時以最低基本工資26,400元計算。

蝦皮營運費

手續費、金流服務費、活動費:則依成交總額X蝦皮規定%計算。若以參加活動來說,整體費用率將趨近13%左右。

發票:每筆代開費2元。

廣告費:通常必須投入增加銷量,根據賣家預算不同。

其他費用-簡略估計為「成交價X%」

包材運送等:類似管銷費概念。

公司營運費:營業額達20萬後須開立發票,所需支付的每月記帳費及營業相關稅費。

換匯及匯款費用 : 若非台灣進貨,所需考量之轉換幣別及銀行匯款費用。

根據上述費用可以發現,一項商品賣出時即內含著近20%的費用率。假設訂價時沒有將其考慮在內,誤單純將購買貨物的的金額視為所有成本,簡單計算後便感覺在賺錢就大量進貨投入,在不清楚費用結構下經營,就會對真實利潤狀況毫無所知。殊不知錢只要一進戶頭就因為要支付相應的費用而流出。

最後,賣家只感覺戶頭裡的現金來來去去,實際是否賺錢不得而知,辛苦半天感覺只是在幫蝦皮打工,卻沒有真正賺得足以回報自身辛勞的利潤。

本文轉載自蝦皮創業行不行? 先了解2重點才能成功

延伸閱讀

通膨時代小資女最強生存指南!5 步驟開始斜槓創業,打造第二份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