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支付限綁本人門號 兆豐銀簡訊盜刷歸零

記者 張家嘯 報導

為阻絕簡訊詐騙綁信用卡盜刷,多家銀行規畫推出「國際行動支付限綁本人門號」新制。像是兆豐銀行已於8月率先實施,成效顯著;而擁有百萬卡友的中國信託聯邦銀行等,力拚在8月底前上線。

去(2022)年多家大型發卡銀行深受簡訊詐騙之害,非法集團大量發送釣魚簡訊,騙取持卡人的信用卡卡號、卡片到期日及最重要的「驗證碼」後,將卡號綁至Apple Pay、Google Pay等國際行動支付,隨即在海外瘋狂盜刷,不僅持卡人權益受損,銀行客訴也暴增,即使後續不斷提醒消費者,但盜刷事件並未減少。

兆豐銀行搶先啟動綁卡新制,即日起信用卡持卡人要將卡號綁定Apple Pay等國際行動支付時,銀行系統將檢覈該國際行動支付的手機門號,是否與持卡人當初辦卡時留存的一致;如果資料不對就無法完成綁定,除非本人親自致電客服中心,進行身分驗證後才能綁定。

新的防詐機制上路後,就算持卡人的卡號外流、詐騙集團取得驗證碼,也無法將信用卡綁於其他人的手機上盜刷,有效提升用卡安全。兆豐銀行表示,8月8日起展開新制後,雖然部分綁卡失敗的客訴增加,但「簡訊盜刷」的客訴歸零,顯示已成功阻絕國際行動支付綁卡詐欺的問題。

兆豐銀行認為,新措施可能造成部分持卡人不便,例如名下不只使用一支手機、換過手機號碼,或是想把卡片綁定非手機裝置、如平板電腦等,其實只要致電客服人員,核驗身分後就可完成綁定,還能避免被詐團盜刷的風險。不過,部分銀行觀察,民眾打電話至客服進行身分確認的需求大增,必須增派客服人手因應。

另外,避免第三方支付成為不肖人士洗錢工具,數位部7月底祭出「第三方支付服務業能量登錄制度」,截至目前已有綠界、藍新、紅陽科技...等近20家本土業者申請登錄。數位部指出,審查完畢後將儘快對外公告名單。

原文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