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的電源或爆裂物/檢驗標章非品質保證?

市售行動電源五花八門,消費者購買時,除了得認明標檢局的檢驗標章,使用時若發現有膨脹的情況,就不要再使用,以免造成危險。(圖/謝佳興 攝)
市售行動電源五花八門,消費者購買時,除了得認明標檢局的檢驗標章,使用時若發現有膨脹的情況,就不要再使用,以免造成危險。(圖/謝佳興 攝)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在2014年5月公告將行動電源列入應檢驗商品,初期不合格率高達4成,近2年,不合格率降至為0。令人疑問的是,經過標檢局認證的行動電源,至今仍有起火燃燒的事件,不僅廠商得付出更多成本挽回商譽,消費者對使用行動電源的信心也大打折扣,難道檢驗標章並非全然是品質保證?除了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廠商在生產行動電源時,有那些更積極的作為,讓安全性可以最大化?

消費者購買行動電源靠運氣?店家出售前先查覺不對勁

『(原音)這個行動電源其實不是在看大廠牌,要看有沒有檢驗,有沒有商檢局BSMI檢驗,檢驗就是安全上替你把關,然後上面的規格都不會騙你,我們能夠上架的你都可以去選。(記者問:現在發生很多爆炸那些?)我剛不是跟你講,一定要有檢驗,有檢驗就是安全上替你把關,那你還問我爆炸。』

來到商場購買行動電源,店家一開始篤定的告訴我們,只要認明標檢局的檢驗標章,安全性就沒有問題。但是----

『(原音)新聞爆炸的那個墨子,那個是網路上團購的,那個我們都知道。』

經過我們繼續詢問後,店家回憶,幾年前售出的行動電源,雖然有檢驗標章,但也發生過起火燃燒事件。『(原音)就像我們都有檢驗,結果客人還是有,還是有跟墨子一樣的回來,好幾年前就唯一那一次,哇,整個燒一半、燒焦,都是有檢驗的,他外觀看不出來有缺角,那怎麼辦,我們拿給原廠,原廠就自認倒霉,賠一個新的給他。(記者:還好沒有把家燒起來,不然更慘?)如果燒起來,他去走法律程序去報警,那就到時候追究責任,他沒有,他即時發現,只是說他表面上有點燒焦,廠商自認倒霉,就換一個。(記者:他用多久了?)用多久用了幾個月。(記者:幾個月而已喔?)幾個月還而已,幾個月就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那一段時間,大家都看不到他怎麼使用的,他是不是有去摔到什麼,都看不出來。』

儘管店家坦承廠商的貨品出現瑕疵,但對於是否因消費者使用習慣所導致,也有所存疑。我們來到第二個店家,試圖再尋找答案。『(原音)(記者:可是檢驗有的還是出問題呀?)可是沒有辦法,你要是這麼樣子,你就不用買東西,你想太多了。誰可以跟你保證不會出問題,可是你當然要找大品牌的東西,要讓你比較放心嘛,或是不用大品牌,只要是老品牌的,你懂我意思嗎?不然你要是這樣講,你沒有辦法買東西了。你要把自己想成這麼倒霉嗎?所以不要把那個東西放在自己身上,讓自己沒有辦法去做任何事情。』

難道消費者購買行動電源,還得看運氣?店家就曾經在出售商品時,查覺了不對勁。『(原音)變形偶爾會有。我的個性我都會先打開讓客人接一下,或者試一下,我一打開我就覺得它怪怪的,我就收起來了,我沒有跟客人講我是自己收起來。』

變形行動電源若續使用 恐成行動爆裂物

這種變形的行動電源,如果不慎售出,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繼續使用,恐怕就是個行動爆裂物。『(原音)(記者問:膨脹的會是怎麼樣?)就會是你就感覺有一個弧度,我們做了很久我們知道,我又不是今天才賣,我都已經做20幾年。(記者問:廠商怎麼那麼誇張,拿出來賣的時候沒有先確定有沒有膨脹?)5000顆你怎麼去Q你怎麼Q,1萬顆你怎麼Q?(記者:品管員?)品管員會10000顆都Q嗎,那Q到他眼睛都壞掉了,他一定是抽查啦。』

學者:『(原音)因為產生危險的都是它已經有膨脹,那你還在充電,那當然這就是會有問題。』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講座教授陳科宏指出,膨脹的行動電源,代表內部鋰電池已經產生氣體,儘管擺放著不具危險性,但如果仍繼續充電,就會導致起火燃燒。

市售行動電源 標檢局年檢測約20款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檢驗行政組資電商品科科長陳秋國說:『(原音)我們每年局裡面幾乎都會赴各大的賣場,還有網路的通路平台,隨機我們會做一個購樣,大概每年幾乎大約購置20款左右的一個行動電源,進行測試。』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在2014年5月公告將行動電源列入應檢驗商品,隔年至市場抽樣時,不合格率高達4成。標檢局資電商品科科長陳秋國指出,初期廠商不合格率多集中於額定電容量標示,但像是外部短路、機械強度、溫升規定、或是故障狀態等試驗,不合格率相當少,且近2年,整體不合格率降至為0。

令人疑問的是,經過標檢局認證的行動電源,至今仍有起火燃燒事件,難道檢驗標章並非全然是品質保證?

標檢局資電商品科科長陳秋國說:『(原音)測試會包括它裡面的電池芯、裡面電池組、它本身整體性的電器安全性作為依照標準,逐步會去做測試,包括他正常的操作跟他異常一些的情況都會做。至於變形、膨脹等等之類,因為電池是有一定的壽命,你在使用假如說它今天有一些變形情況的話,基本上就是要送到原廠那邊去做一個檢視,確保它的安全性,有時候你放在那邊沒有用,雖然沒有用,但是這個不知道已經放多久了,基本上一個產品它還是屬於耗品、耗材,它是有一定的壽命在。』

『(記者問:繼續留著可以嗎?)廠商:喔不要啦,你那個還蠻可愛的,你拿去回收會比較安全啊,因為畢竟電池這種東西,對啊,最近新聞也蠻多的,因為它現在膨脹是不會立即造成那個,可是你不知道他之後會不會就是...

(爆炸?)其實是不會啦,因為我們這邊也是有一些維修,也是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也是先放著,他是不會有那種立即性的危險,可是我會建議就是還是趕快把它拿去回收掉這樣,不要放在家裡太危險了。』

對於自家所生產的行動電源發生膨脹,廠商也一再叮嚀,務必儘快回收。

台廠多向中國進口鋰電池 第一線品管重要

根據統計,中國有全球約70%的鋰化合物,讓中國生產的鋰電池成本大幅下降。台廠也多進口中國鋰電池組裝成行動電源販售,因此,第一線品管格外重要。台灣生產行動電源的廠商說:『(原音)我們是製造廠商,可是那電池不是我們製造的。(記者問:你們是組裝喔?)對,然後因為我們電池也是跟別人拿的這樣子,那因為當然也不是說每一組行動電源,一定都會這樣,但是偶爾還是會碰到這樣子。』

專家指出,行動電源內部有充電IC監測當電池電壓升至4.2V時代表電池已經達飽和,便會自行斷電,但如果IC品質不好,電池就會過充,使得鋰電池受損。陳科宏說:『(原音)你假如用了充電IC是可靠的充電IC,其實它是會幫你保護的,那一般假如說像大陸它有可能連IC也沒有,那也有可能就是它用的IC,並不是一個就是很可靠的IC,那它就沒有辦法那麼準確的去保護這一顆電池。』

去年有消費者在使用台灣廠商墨子(MOZTECH)所生產的行動電源時,發生爆炸意外,業者挽回商譽,開放全面換貨,損失超過1億標檢局也「註銷」此產品的檢驗證書業者必須重新送檢。

除了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廠商在生產行動電源時,又有那些更積極的作為,讓安全性可以最大化?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講座教授陳科宏說『(原音)這個又牽扯到下一問題,其實你裏面也可以裝一些,所謂我們講Protection(保護)的,就是說像手機一樣,它可以使用軟體控制,去記錄鋰電池使用狀況,然後去降低你充電的,充飽的一個Percentage,其實都可以再放一顆IC進去。』

行動電源多層IC保護機制 安全性提高

專家指出,只要裝上形同「健保卡」的IC保護機制,紀錄鋰電池的健康狀態(State of Health),透過行動電源上所顯示的數據,就可以知道所使用的行動電源是否具危險性。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講座教授陳科宏說:『(原音)比如說我們會偵測說你充電充多久,那你放電放多久,那我就大概知道說你充放的過程,損失多少能量,就會反映說因為這個電池可能已經有defect,我就知道他其實不好,那我就改變說不要讓他充這麼多,大概會這樣做,那比如說他的電池到一定程度,他沒辦法再充,他就會跟你講說這你該換電池了,類似像這樣去做一個像觀察人這樣子的一個過程。』

但消費者是否願意買單,也成為業者最大考量。陳科宏說:『(原音)大家就會講說你買一千塊我能給你什麼,我只要再換一個保護你的,其實你的接受度也降低了,我也賣不出去,不然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做這種電子的人是可以做的,但是沒有人會買。(記者問:有去接觸過行動電源的研討會或什麼的,或是鋰電池研討論,會提到這樣子的問題嗎?)不會啊,因為這個牽涉成本問題的時候,大家都不想提。』

難道要造成極為重大的生命財產損失,行動電源的安全問題才能被重視?

陳科宏說:『(原音)所以他要發生大爆炸,比如說像韓國的停車場車子大爆炸,那時大家就來討論了,就說你這個不能賣我這種爛電池啊,你要保護啊,這時候大家就會出錢啊,因為你炸掉的是一台車、是一個停車場啊。可能就是行動電源炸掉一個........。(記者問:像BB CALL炸掉了一個真主黨?)那現在就會來討論說這個BB CALL要怎麼做。(記者問:因為現在目前發生的事件,不夠大到大家很關注,所以也可能不會促使廠商來研發?)對,不會呀,因為目前就是沒有那個動機。』

多層保護增成本 民眾非全然不買單

專家推估,這樣的安全裝置,廠商得額外支出幾百元成本,屆時也會轉嫁消費者,我們隨機詢問幾位有使用行動電源民眾的看法。

楊小姐:『(原音)我會願意多花幾百元購買這樣的保護機制。因為主要是很常聽到行動電源它爆炸或者是人體就受傷。』

張小姐:『(原音)我如果再買行動電源,它多一點點錢,但是可以得到比較好的保障,確保電池本身的安全性,我是願意的。』

梁先生說:『(原音)如果說在台灣有愈來愈多像這樣的意外發生的話,去選擇更有保障的商品,多花幾百元,讓這方面的使用更安全,我是會願意接受。』

徐先生:『(原音)因為有一道自動斷電的已經夠了,我為什麼還要多花幾百元?一個行動電源也不過600、700元,我還要多增加三分之一的錢,我才不要。』

游先生:『(記者問:所以不會有誘因,就是多花幾百元去買這一個保護裝置?)不會不會。就是買行動電源,主要是看廠牌,就盡量避免中國製的產品,大概就好了。』

廠商未著手改良前,就先臆測消費者恐難接受,但如果事故持續發生,民眾對使用行動電源的信心也會大打折扣,長久下來,也會影響廠商銷售。

我們也想問,難道得要發生更大的事故,才能讓各界重視行動電源的安全性嗎?是廠商不願意從源頭做起,嘗試改良,或是只能一昧歸咎消費者不買單甚至使用習慣不良?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行動的電源或爆裂物/消費者只能自求多福?
北捷旅客行動電源冒煙 車廂煙霧瀰漫引驚慌
日本東京防奧客 擬率先制訂無罰則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