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天宮欺失智翁億萬房?公益捐贈爆爭議!

一名張姓女子指控台北知名廟宇「行天宮」,獲得父親名下的9戶房產捐贈後、不聞不問,背棄照顧餘生的承諾,比詐騙集團還惡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一名張姓女子指控台北知名廟宇「行天宮」,獲得父親名下的9戶房產捐贈後、不聞不問,背棄照顧餘生的承諾,比詐騙集團還惡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文/橘世代

公益美事竟演變成「失智詐騙 案」?據《鏡周刊》報導,一名張姓女子指控台北知名廟宇「行天宮」,獲得父親名下的9戶房產捐贈後、不聞不問,背棄照顧餘生的承諾,比詐騙集團還惡劣。將財產公益捐贈給廟宇時有所聞,但為何會產生老翁女兒和行天宮雙方爭議?律師點出「公益捐贈」必知的關鍵重點!

老翁捐9戶房產 女兒怒控行天宮

台北市一名87歲、有輕微失智症的張姓獨居老翁,去年底瞞著女兒將自己名下位於南港區、信義區的9戶房產全數捐贈給行天宮,價值上億元,贈與完成後女兒才得知此事。爭議點在於,老翁女兒指出,行天宮承諾接受贈與後,會照顧父親餘生,但此後卻不聞不問、已讀不回,氣得向媒體爆料,怒批行天宮比詐騙集團更惡劣。

對此,財團法人台北行天宮董事長吳岳羽回覆媒體,贈與一事是老翁主動到廟裡表達捐贈意願,受贈程序一切合法,並有公證書為憑,行天宮財報也可供查閱。針對老翁女兒提出「照顧餘生」的要求,廟方以法人組織執行有困難、因此未同意此事。捐贈前評估老翁有行為能力、意識清楚,也進行家訪,判斷沒有生活困難,才同意接受贈與。

兩方說法各執一詞,原先贈與的美事,引發爭議,其實,公益贈與的眉角有不少,在執行贈與前千萬不可忽略。恩典法律事務所律師周依潔在「不爭不搶 財富永流傳」影音課程中指出,公益捐贈若想避免爭議,或子女不滿,可留意以下重點。

捐贈重點1:詢問被贈與單位意願

周依潔提醒,若想進行「不動產」公益捐贈,建議先徵詢受贈單位意願再進行捐贈。有些受贈單位,僅接受現金捐贈,因不動產可能產生稅捐或修繕費用問題,或是屋況不佳、地理偏遠,可能會影響受贈單位使用的便利性。

以此案例來說,老翁因失聰,因此捐贈前與行天宮用紙條溝通,並留下證明,同時也有公證人見證、完成公證。

捐贈重點2:贈與「財團法人」免繳遺產 稅、贈與稅

捐贈對象若為財團法人、社團法人、宗教組織等,可列入所得稅扣除額;若是捐贈對象為符合政府規定的財團法人;政府、公立之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公有事業或全部公股的公營事業,該筆捐贈則可享有贈與稅和遺產稅的免稅優惠,捐贈的財產不計入遺產稅、贈與稅總額內,以這個案例中的行天宮,就屬於「財團法人」。

若想確認該筆捐贈是否享有免稅資格,建議可先向國稅局申請「不計入贈與總額證明書」,或「不計入遺產總額證明書」,確定可不計入後再進行捐贈。

捐贈重點3:用遺囑 捐贈 需備註重點

若想利用遺囑做身後捐贈,遺囑中建議「指定遺囑執行人」,協助進行生後事的處理,包括不動產捐贈的過戶、匯款等事宜。同時於遺囑中「指名遺贈對象」,方便未來地政機關確認受捐贈對象是誰,遺囑中最好加上受贈單位的地址或統一編號,讓資訊更確實。

利用遺囑進行公益捐贈,建議寫上遺囑執行人、並預先扣除稅捐費用等資訊,此為自書遺囑範例。(圖/恩典法律事務所提供)
利用遺囑進行公益捐贈,建議寫上遺囑執行人、並預先扣除稅捐費用等資訊,此為自書遺囑範例。(圖/恩典法律事務所提供)

此外,遺囑中還要註明「預先扣除稅捐費用」,例如,備註要預先扣除喪葬費、稅捐、執行遺囑等費用後,再進行財產捐贈,可避免未來遺囑執行人沒有錢協助繳遺產稅的情形。

更多橘世代相關文章

單身妹財產不想給哥哥 4招助實現

交代遺產卻少了遺囑,以為兒女有共識卻還是為爭產對簿公堂!

顧寶明千萬遺產糾紛/人一過世遺產就被匯出?解定存?小心已觸犯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