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第43屆文化獎頒獎 陳揆親授3得獎者

第四十三屆行政院文化獎得獎者林亨泰先生代領人女兒林巾力(左起)、文化部長史哲、得獎者傅朝卿教授、得獎者阮義忠先生合影。<br /><br />(圖:文化部提供)
第四十三屆行政院文化獎得獎者林亨泰先生代領人女兒林巾力(左起)、文化部長史哲、得獎者傅朝卿教授、得獎者阮義忠先生合影。

(圖:文化部提供)

▲第四十三屆行政院文化獎得獎者林亨泰先生代領人女兒林巾力(左起)、文化部長史哲、得獎者傅朝卿教授、得獎者阮義忠先生合影。

(圖:文化部提供)

行政院長陳建仁於日昨出席在北市中山堂光復廳舉辦的第四十三屆行政院文化獎頒獎典禮,並親授文化獎章予本屆文化獎得主傅朝卿、阮義忠及林亨泰等三人。文化部長史哲表示,本屆三位得獎者在臺灣文化的傑出貢獻,使臺灣文化綻放出光彩,成為珍貴的瑰寶,並形成一個屬於臺灣獨特、多元、多層次的文化寶庫,「他們是臺灣的驕傲,也是世界的寶藏」。

行政院長陳建仁致詞時表示,「文化傳承的精采故事,是國家的靈魂、社會的精神,更是凝聚人心的力量」,而文化先驅的堅持和努力,使得國家文化得以薪火相傳、蓬勃發展。三位得獎者分別在文化資產、視覺藝術、文學領域有卓越貢獻,以創新、獨特的視角帶來新的文化思維及視野,不斷累積文化量能。陳建仁指出,文化傳承除了仰賴民間努力,更要政府積極營造良好的文化藝術發展環境,例如近期行政院核定四年一百億元黑潮計畫、六年一六○億元歷史與文化資產維護發展計畫、推動國家漫畫博物館、擴大編列成年禮金等,都是期盼透過文化資產維護、保存及創新推廣,讓社會大眾認識臺灣文化,進而將臺灣文化推廣到全世界。

文化部長史哲表示,「文化的穿透力是臺灣最好的代言人」,得獎人傅朝卿對於文化資產再利用的觀念與做法,已經成為現在共同的風潮;阮義忠長年用鏡頭帶領臺灣人的視野捕捉凝視臺灣土地,並精準將臺灣人的風雅民俗,恰如其分銜接成一脈相承的文化向度;林亨泰為臺灣文學的大河史留下了珍貴的資產,建立屬於臺灣的史學,也是臺灣新詩發展的縮影。三位得獎者都是文化界的先行者,用自己一輩子的投入及熱忱,樹立卓越的成就及貢獻,「他們都是臺灣最重要的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