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蘇丹紅會議後 懸而未決的關務問題

近期因高雄多家「一條龍」涉進口黑心致癌物蘇丹紅原料公司引爆食安問題,辣椒粉、咖哩粉、沙茶醬都逃不過,陷入「吃辣危機」。對此案,行政院11日召開會議強調將會加大邊境禁止進口、下游查緝及檢查,但沒有人留意,就算禁止津棧相關企業進口,但是關務漏洞仍存,以今年1月進口4萬公斤非法蘇丹紅原料為例,民進黨立委林淑芬就點出,業者以「KAVIN SHIPPING LTD」這家船務公司報關,完全沒有被禁止。(我國食品上下游問題)

3月8日,立委林淑芬質詢時就點出,業者故意在邊境查驗文件的製造廠/出口商寫「KAVIN SHIPPING LTD」,這是一家船務公司,而非食品公司,這樣的登錄騙過食藥署,讓涉非法原料進到台灣。(相關報導)

目前遭到禁止的業者。圖/取自林淑芬粉專

即便行政院長陳建仁今(12)日在立院重申,檢討的過程最主要從源頭的阻斷、偵查為主,所以一定要加強檢驗,且如果已經有違規事件的廠商,就不准再繼續進口,查出來的產品一律要銷毀。消費者端,也會加強下游追蹤產品該下架的就下架,該處罰的就處罰,在1個月內完成所有含有這些不法辣椒粉成分的產品,都能夠下架。

然而,溯源仍是一大問題。熟知此議題的國會助理就叩問,津棧等多家公司是被禁止了,那用船務公司或其他公司報關這部分的非法行為如何查驗?此外,行政院長陳建仁強調,未來退關將會銷毀,這部分上缺乏法源依據,也就是退關查驗理由、銷毀費用將由誰埋單?是政府待決的重大課題,行政院做出承諾時,應該將相關處置、法源建立以後,才算真正對食安事件有了最終執法依循。

此外,由於此次查出蘇丹紅是因為原料從中國進口,在報關時字樣是相對容易辨識的文件,那還有南美洲等拉丁文報關進口文件,海關查驗人力、專業是否足夠,都是政府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