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減壓 確維官兵心緒健康

記者劉佩倩/臺北報導

南臺灣因豪雨侵襲災情嚴重,國軍除持續派遣兵力救災外,政戰局亦偕同各軍司令(指揮)部、中區及南區心理衛生中心,並統由第4、5作戰區整合轄內心輔人員共同投入,針對協助清運牲畜屍體官兵,實施勤前心衛教育及救災中個別輔導等工作,持續輔導官兵心緒。

陸軍第8軍團心輔官徐少校表示,當執行救災任務時,幹部應掌握官兵身心狀況,如發現同袍心緒異常、體力不支等徵候,應立即短暫停止救災任務,並由隨隊心輔官實施晤談暨HRV心率變異檢測評估,藉放鬆及腹式呼吸練習,適時協處緩解身心壓力。

徐少校指出,當救災任務結束官兵返部後,由心輔官對官兵實施壓力衝擊及悲傷指數檢核,針對壓力指數較高者,逐一實施晤談輔導,確認其心緒狀況;另如發掘重大創傷壓力症候及心緒不穩定官兵,應實施團體輔導,仍未改善即轉介地區心衛及醫療協處,落實災後官兵輔導作為。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社區精神科主任曾中校說,官兵在救災後,若超過1個月仍有過度警覺、做噩夢、畫面不斷出現、逃避會引發創傷回憶的事物、對人生充滿灰色想法等現象,即可能罹患創傷後壓力反應。此時,需透過藥物或心理治療師的治療;而多數官兵則只是短暫感到有壓力的反應。建議部隊幹部可多關懷官兵,給官兵休息與獎勵,並適時舉辦團康活動讓官兵放鬆心情,早日復原。

心輔人員投入各鄉鎮災區,掌握官兵執行救災任務的心緒發展,並給予更多關懷與能量,期使救災工作更加遂行。(陸軍第203旅提供)

心輔人員投入各鄉鎮災區,掌握官兵執行救災任務的心緒發展,並給予更多關懷與能量,期使救災工作更加遂行。(陸軍第203旅提供)

心輔人員投入各鄉鎮災區,掌握官兵執行救災任務的心緒發展,並給予更多關懷與能量,期使救災工作更加遂行。(陸軍第203旅提供)

心輔官對執行救災官兵實施心率變異檢測,掌握心緒狀況。(陸軍第203旅提供)

心輔人員投入各鄉鎮災區,掌握官兵執行救災任務的心緒發展,並給予更多關懷與能量,期使救災工作更加遂行。(陸軍第203旅提供)

心輔人員投入各鄉鎮災區,掌握官兵執行救災任務的心緒發展,並給予更多關懷與能量,期使救災工作更加遂行。(陸軍第203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