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自製《魂顛記》12月首演 取材臺灣在地魔幻事件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衛武營首部自製節目《魂顛記》12月11至13日擇定衛武營戲劇院連演3場,該劇取材臺灣在地魔幻事件,斥資新臺幣500萬元,動員近百人參與,耗時3年製作,全劇超過3小時。這齣年度大戲邀請周慧玲擔任編導,改編謝鑫佑長篇小說「五囝仙偷走的秘密」,林子恆、徐堰鈴、韋以丞以及吳維緯等等人主演,講述人們探詢記憶、情感的故事。

周慧玲表示,《魂顛記》為一序3部,包含20多個短景,每個場景都大約10分鐘,32個角色在短景間交代、毫無保留演出,採用一人分飾多角方式,邀集林子恆、徐堰鈴、韋以丞、吳世偉、劉廷芳、呂名堯、李梓揚、吳維緯、劉毓真等9人演出,每名演員身兼多角,還要操偶戲演出,串連多達32個角色,考驗演員功力。

周慧玲指出,《魂顛記》故事由虛構走入現實,原著故事以高雄覆鼎金公墓作為舞台背景所編織出來的傳奇故事,藉鄉野傳奇的筆法,描繪5名各有異能的小孩與國家力量對抗的故事。

謝鑫佑說,寫這篇小說主因,是高雄縣與高雄市合併時,他發現覆鼎金這片土地公墓與活人共存的景象,也就是居民住在公墓旁,他非常詫異,選定這個地方發展小說故事,透過書寫討論「離開與被離開」、「虛構與真實」的主題。他認為,對這塊土地的活人而言,亡者好像沒離開過;對埋在地下的死人來說,活人好像也沒有離開過。

謝鑫佑說,這部作品在講人的狀態、身世及離開的悲傷與不捨,這是整個文本有趣的地方,他認為離開與否的界線,在土地記憶中、人的心中一直都很模糊,這個故事的核心就是探詢記憶與情感的關聯。

周慧玲說,這齣舞台劇與小說的結局有極大的不同,她設計極為盛大的場景,藉此展現角色尋找到記憶、情感後的抒發。

衛武營自製《魂顛記》12月首演,每名演員身兼多角,還要操偶戲演出,串連32個角色。(衛武營提供)

衛武營自製《魂顛記》12月首演 ,取材臺灣在地魔幻事件。(衛武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