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取消掛號費上限延燒》醫:政府應規劃好「救濟制度」作為政策配套

衛福部4日宣布取消醫療機構掛號費上限,回歸市場機制,討論爭議仍不斷延燒。(攝影/徐岳鋒)

衛福部4日宣布取消醫療機構掛號費上限,回歸市場機制,讓民眾憂心掛號費恐漲至天價,弱勢族群也擔心影響就醫權益。

雖衛福部長薛瑞元日前受訪時表示,開放上限不代表一定會漲價,但民眾顯然不買單,也引發不少爭議。

公平會觀察重點:醫療院所是否「聯合漲價」

對此,公平會主委李鎂11日在立法院詢答時表示,醫療院所調漲掛號費屬於市場機制,但公平會會加強關注有無聯合調漲掛號費的情況,將從關係企業、科別以及地理區域等3角度觀察。

公平會副主委陳志民會前受訪時也提到,新制才剛上路,目前沒有發現聯合漲價的情況,但若看到醫療院所發生彼此漲幅、漲價時間非常接近甚至一致,不排除用聯合行為相關規定調查甚至查處,這也是公平會未來密切關注的重點。

立委進一步問到有報導指出,雙北265家院所擬漲掛號費,公平會將如何調查、如何判斷是否屬於聯合行為?李鎂表示,會與縣市政府、衛生單位合作,彼此資訊交換,公平會也會從調漲項目是否同個科別,或是否屬於關係企業、地理位置有無相近等細節觀察。

醫:政府應規劃好「救濟制度」作為政策配套

一名北部醫學中心教授兼科主任接受《信傳媒》訪問時指出,「當然政府取消掛號費上限這件事情我不覺得是錯的,但政府應該勇敢負起責任跟民眾說明,而不是把這個責任推到醫院跟診所,讓大家自己說明。」

他無奈表示,現在的政府常常宣布完一項政策後,就讓各醫院、各單位自行去解釋,「就好像我今天是老闆,全面減薪,但會請下面的主管再讓他們一一跟小主管和員工說明,這樣的好處是老闆沒事、可以繼續當好人。問題是這件事情不是企業,而是公領域的政府有義務跟民眾說明這樣做有哪些考量。」

他點出這件事情的核心問題,「我們缺乏的是救濟制度,是救急而不是救窮。」

「為什麼之前就有人說健保在30年後一定會出問題,是因為我們把勞保、公保、兒童保險或福保融合成一個體系,當初的規劃是勞保一個水庫、公保一個水庫、公保健保一個水庫、兒童保險一個水庫,每個水庫每個水庫去做,如果要嚴格管控,不要讓開賓士的人來做福保,就可以把這群人收回去補另一群人,但自從健保上路後,上至總統下至販夫走卒都一樣,就沒有救濟制度。」

醫師點出政府取消掛號費上限爭議背後,健保制度和其他保險制度衍伸的問題。(攝影/陳稚華)

「沒有照顧到弱勢族群,就不是一個好的政策」

他進一步提到,如果從救濟制度來看,政府該想的是對於真正看病看不起的族群要有救急制度,而且要查核,「那我們現在的制度是只要有房子,就不能使用救濟制度,政府認為只要你把房子賣了就有錢了,但如果是一家老小10口人都住在這個家,但長者突然生病,我覺得救窮可能做不到,但救急是應該要做到的。」

這名醫學中心教授也提到,政府該規劃的是針對這些沒辦法就醫的族群,「而且要把救濟制度擺在市立醫院,民眾才不會覺得反正在台大、榮總也可以用到,我幹嘛要跑去市立醫院?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分流,這個本來做政策規劃的時候,就要經得起被罵,因為每個政策實施的初期一定有不舒服的地方,但綜觀台灣的健康政策,有些經過一段實施後會發現罵的聲音越來越小,因為可行度高、是順利的。」

他表示,在市立醫院看一般疾病非常合理,「如果把台北市立醫院或高雄市立醫院變成醫學中心就不太合理,這是政府的責任,所以把大家都變成醫學中心本來就是不對的,只是為了讓(各家醫院)健保給付更高、部分負擔可以更高,但救濟制度才是一個社會健康產業發展的重點。

另一名長期關注社會政治經濟趨勢的學者,也同樣向《信傳媒》透露,他認為取消掛號費上限並沒有錯,但重點是政府是否有規劃良好的配套措施,「如果沒有照顧到弱勢族群,這樣就不是一個好的政策。」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持續把關校園食安 謝國樑走入教室與學童宣導
保母虐童案女社工遭上銬》精神科醫:不是把人或某組織抓來當罪魁禍首 就能解決問題
「如果明天就投票他能贏!」避險基金大佬預言川普贏面大 Fed將慢慢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