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提社救法修正草案 民團怒轟:有違改革期望應拿回去重寫!

社會救助法修法聯盟批評衛福部所提的修法草案有違賴清德總統改革期待,建議行政院應將草案退回衛福部重寫。   圖:社會救助法修法聯盟提供
社會救助法修法聯盟批評衛福部所提的修法草案有違賴清德總統改革期待,建議行政院應將草案退回衛福部重寫。 圖:社會救助法修法聯盟提供

[Newtalk新聞] 衛生福利部日前公布《社會救助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然而這個草案不但沒有回應民間對社救法修法期待,甚至還將修法預告期間壓縮到一個月內。也因此,社會救助法修法聯盟(以下簡稱:社救盟)今(5)日召開記者會,針對衛福部版所提之草案進行「總體檢」。社救盟指出,衛福部版草案在9大重點都令人民期待落空,已遠離賴清德總統承諾的改革願景,建議行政院應將草案退回衛福部重寫。

人生百味文化建構協會研究員周上智指出,衛福部這次修法的幅度根本不夠,雖然有針對虛擬收入制度進行修法,並將身障者、更生人等群體以最低工資一定折數計算,但仍然保留虛擬收入制度。他認為,雖然衛福部草案看似要完善虛擬收入制度,但永遠都掛一漏萬,建議政府應依照真實情況核算收入,廢除虛擬收入制度,這樣才能讓社救法接住貧窮人口。

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秘書長李盈姿表示,衛福部草案將遊民字眼改為街友,但街友係指露宿在公共場合,而無家者還包括家暴受害者、因疫情失業繳不起房租者等,這些人都不等同於街友遊民,建議政府應增加預防性概念,把需要照顧者納入社安網。她還提到,目前無家者族群僅有不到一成的人能取得低收入資格,而這主要是無家者並沒有實居地,但社救法卻規定社工必須實地訪查才能申請社救資格,像以台北市來說,幾乎所有無家者都被排除在外,連房子都租不起的無家者,卻因此無法取得低收資格,十分弔詭,而衛福部草案中,也未規範跨戶籍地的資源分配。

社救盟共同發起人王今暐批評,衛福部在4月22日公布《社會救助法》預告修正草案,公布一週前的4月15日社救司才找民間團體召開僅具過場形式的「修法研商會議」,不少團體三天前才收到開會通知,民團與專家的意見大多未被採納,如此趁新內閣就任前草率交差了事的做法,將為 新執政團隊的修法決心埋下隱憂。

他表示,社救盟已於5月20日當日正式行文衛福部,表達民間團體的不同意見、基於社福實務的修法建議。而社救盟以「九個沒有」摘要評價本次衛福部版草案的總體檢結果,第一沒有是虛擬收入沒廢除;第二沒有是家戶合計沒放寬;第三沒有是就業支持沒變化;第四沒有是貧窮陷阱沒解除;第五沒有是無家者專章與居住支持沒下文;第六沒有是新住民家庭沒重視;第七沒有是爭議審議條文沒著落;第八沒有是過時價值沒解嚴;第九沒有是社會救助沒有希望。

王今暐也提到衛福部的草案仍存在諸多缺失,從低收入戶的申請門檻仍高、缺乏就業支持與階段式脫貧設計、過時的家庭圖像、狹隘的無家者定義、新住民被徹底忽略、行政本位主義的程序、骨董級的法規⋯⋯等方面來看,衛福部版草案並沒有做到賴總統允諾的行政創新,也無法展現新內閣強化社安網的願景,雖見到一些立意良善的修正,卻受到行政本位與守舊價值的限制,效益有限,整體上仍無法回應當代台灣人民的期待。他們也期待新內閣,應該將這本充滿舊價值的衛福部版草案退回重寫。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科偵法》實質條文僅 3 條 黃國昌轟:草率立法讓人失望
傅崐萁花東三法碰壁 李彥秀透露:朱立倫私下都說已被黑了、很難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