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首曝「BNT已讀不回」關鍵信 破局非因「獨立台灣」

【記者林志怡、賴昀岫/台北報導】積極爭取國民黨2024總統大選提名的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日前稱民進黨政府堅持以Independent Government of Taiwan頭銜向BNT公司接洽,導致採購破局,衛福部次長周志浩今(5/10)大秀簽約文件,強調使用的是中華民國台灣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合約完全沒問題,有問題是在新聞稿中使用『我國』」,而最後對方也未再回應

新冠肺炎疫情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曾規劃向BNT原廠採購疫苗,但最後無疾而終,據疾管署說法,該次採購討論中,我方依對方要求、將中文新聞稿的用詞由「我國」改為「台灣」後,對方就再無回應、整起採購無疾而終,並指控有政治外力影響合約簽署。

而後郭台銘的永齡基金會與多個民間團體表態、協助政府採購疫苗,但過程中發生「政府阻攔民間採購疫苗」爭議,而指揮中心曾多次反駁、強調政府是站在協助立場,絕無擋疫苗情事,最終永齡基金會等多個民間團體分別完成500萬劑疫苗採購,並簽署捐贈合約。

然而,郭台銘近期指控,指揮中心向BNT原廠採購疫苗時,曾堅持外公告上必須寫「獨立的台灣政府」,因此導致採購告吹,並有2021年6月16日、「BNT大股東寄給郭台銘的信」內容為證,而民間協助採購疫苗時,總統府前秘書長李大維又來傳「大小姐」的話,要他別買疫苗,但總統府、行政院、疾管署、衛福部長薛瑞元等均予以駁斥。

針對政府初次與BNT洽購疫苗時使用的名稱,周志浩直接亮出當時政府與BNT公司無疾而終的合約文件,他解釋,當時是代表中華民國(台灣)衛福部簽署這份文件,與BNT協商到後面,對於合約內容、職稱都已經沒有意見,問題是出在最後的新聞稿內容,中文新聞稿提到,BNT公司供應「我國」500萬劑疫苗,但公司對「我國」2字有意見,希望拿掉。

然而,周志浩表示,接到他們意見之後,就把「我國」換成中性字眼「台灣」,同時把調整後的新聞稿寄還給BNT公司,告知對方我方已經將新聞稿內容調成台灣,希望對方本次滿意,之後就沒有再接到他們回信了,當時想法是覺得、台灣字眼應該OK,有意見可以再表示,但之後就都沒有再接到他們回信,合約通通都已經沒問題,顯然有問題的就是「我國」兩字,但之後就都沒有回信。

周志浩說,本次還原這段時間工作內容,澄清外界懷疑是不是用不恰當字眼、導致對方不跟我方簽約一事,合約完全沒問題,有問題是在新聞稿 ,對方後來沒有回應,感到很遺憾。

周志浩說,對於合約內容、職稱都已經沒有意見。彭欣偉攝
周志浩說,對於合約內容、職稱都已經沒有意見。彭欣偉攝

此外,周志浩提到,6/25簽署民捐疫苗捐贈意向書時,也是由他本人具名,以「衛福部疾管署署長」代表「中華民國(台灣)政府」簽署,名稱應該相當清楚,內容也很清楚寫到,3家企業捐贈人與BNT完成簽合約後,是捐給「台灣疾病管制署」,沒有「獨立台灣」一類的的字眼。

更多壹蘋新聞網報導
普利司通Turanza T005A連5年獲Lexus UX配胎 購胎推安心保固
台積電殺尾盤、鴻海跌2.38% 廣達拉漲停!台股收盤小跌12點
壹蘋10點強打|郭侯今晚君子戰!最強CEO拚侯侯作代誌 「長處相反」陷最難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