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控從事間諜活動 港駐英官員明年2月受審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行政經理袁松彪(Chung Biu Yuen)和另一名男子因涉嫌幫助香港當局在英國收集情報,將於明年二月受審。

現年63歲的袁松彪和38歲的衛志梁(音譯,Chi Leung Peter Wai)周五(5月24日)在倫敦中央刑事法庭初步聆訊,兩人被指控的罪名包含在去年12月至今年5月“展開資訊搜集、監視與欺騙行為”,以及在5月企圖闖入民宅、從事“外國干涉”等工作。

香港當局證實袁松彪是香港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行政經理。

第三名被告、英籍男子特克裡特(Matthew Trickett)5月19日被發現陳屍在公園中,警方稱死因不明。

據警方消息,特克裡特的遺體是在倫敦西邊城鎮梅登黑德(Maidenhead)的一座公園內被民眾發現,死因仍在調查當中。

檢察官馬利克(Kashif Malik)在早些時候的聽證會上表示,特裡克特據信擔任過移民執法官員,曾是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員,他在被指控後曾試圖自殺。他還是一家安保公司的主管。

法官將審判日期定於2025年2月10日,為期約五周。法官表示,兩人獲得保釋的條件是遵守宵禁和其他限制。

香港呼籲調查死亡真相

本月早些時候,三人在倫敦和英格蘭北部的約克郡被反恐警察逮捕。逮捕行動是依據一項新法的條款,允許在沒有逮捕令的情況下拘留國安和間諜案件嫌疑人。

此案引起了北京和香港官員的強烈批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周五表示,該起案件“是以國家安全為名行政治操弄之實,嚴重侵犯在英中國公民的合法權益,嚴重損害中英關系,嚴重違反國際法原則和國際關系基本准則,也嚴重損害英國自身形象” 。

據香港媒體報道,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周四下午與英國駐港副總領事會晤,再次表明對該案的關注。丘應樺要求英國當局盡快公開一名“據報是英國政府入境部門人員死亡事件的詳情”,讓公眾了解事實真相。他也呼籲英國政府公正處理事件,保障被捕人的合法權益,確保經貿辦的正常運作。丘應樺強調,所有香港經貿辦的活動一直依法進行。

海外港人憂跨境鎮壓

據《南華早報》、《明報》、《光傳媒》等媒體此前報道,袁松彪過去曾任職香港警務處反黑組、交通部和水上警察;英國港人組織“港援”有成員接觸過袁松彪,遭對方“數次在碰面時作出恐嚇及挑釁”。此外,網絡上還流傳香港特首李家超與袁松彪的合照;對此,李家超稱該照片“看起來只是畢業照”,而他對此人印象僅此而已。

至於另一被告Chi Leung Peter Wai,媒體消息稱他是私人保安公司創辦人,提供保鑣服務。

台灣中央社引述倫敦西敏區治安法庭起訴資料,稱3名被告“涉嫌在英國跟蹤監視遭港府通緝的羅冠聰、劉祖廸等香港流亡異議人士”。

劉祖廸透過社交媒體平台X表示,他跟此案“直接相關”,因此無法多作評論,但他確信此案呈現出“好的跡象”,顯示英國政府准備積極應對北京政府和港府的“跨國鎮壓與干涉”。

英國保安國務大臣董勤達(Tom Tugendhat,又譯圖根哈特)也在X平台上回應此案,形容英國的《國家安全法》“大大改變局勢”,有助於英方打擊外國情報機關與敵對勢力,而英國將會“不計一切代價,保衛國家安全”。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行政總裁裴倫德(Luke de Pulford)指出,英國與香港的國安法不同之處在於,前者是用來“阻止中國和香港政府在海外威嚇異見者”,後者卻是用來讓異議人士噤聲。

總部位於英國的人權團體“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共同創辦人羅傑斯(Benedict Rogers)則說,樂見英國的《國家安全法》派上用場,而“在英國的每個人都應該享有自由,安全受保障,不受北京政府侵害”。

今年初,“香港監察”曾針對海外港人面臨中國政府“跨境鎮壓”一事,向英國議會提交證明文件。“警方騷擾海外港人在家鄉的親人,讓很多在英港人對於參與公共事務感到焦慮……他們擔心被拍到,因為一旦被認出來,親人就會遭到報復。”

(綜合報道)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