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灣打卡新地標 中山大學階梯彩繪海洋地景

國立中山大學依山面海,校內最貼近大海的建築綜合大樓,戶外正立面階梯是學生修習通識課程的必經之路;海洋科學院與西灣學院五月號召師生利用課餘時間彩繪海洋圖像,賦予階梯新生命,盼藉此喚醒眾人珍視海洋資源的心。(見圖)

中山大學今(廿)日說明,綜合大樓階梯彩繪創作起心動念,是為美化海科院周遭環境,營造創意地景景觀藝術,讓海科院成為校園亮麗一隅與吸睛的朝聖地;這項兼具美化與保育規劃的景觀彩繪發想,由海科院院長廖德裕與西灣學院院長王宏仁發起,並由前任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具空間規劃專長的教授、現任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署長陸曉筠,及藝術家許殷豪共同創作,透過多次討論,將海洋意象結合入畫。

陸曉筠表示,海科院與西灣學院是學校離海最近的兩個學院,海就近在咫尺間,卻因一道道的牆,隔離在天邊之外,期望能與美麗的大海有所連結;階梯側面的圖案相當有趣,描繪了從古早的潛水帽到現在中山大學研發的水下戴具,透過蔚藍漸層的階梯,讓海洋生物悠游,色彩層次分明,看見海洋的生命力和多樣性,猶如一場奇妙的海洋之旅;人生如同海洋,變幻莫測,時而平靜,時而激烈,每一個海洋生物圖案象徵著來自不同環境的學子,在這片學習的海洋中,他們需要相互合作,才能共同前進。這也是陸曉筠走馬上任海保署署長前,為中山留下的珍貴海洋美景。

藝術家許殷豪指出,在創作主題發想上,雖然需要海洋元素,但也要兼顧科學、人文等層面,因此最後決定將海洋元素抽象化,取名「人生海海」,代表多元族群與融合;在技術層面上,考量階梯材質,與完成品勢必在戶外風吹日曬雨淋,因此描繪草稿後,得先刷一層打底漆,上色時,彩繪顏料也要塗兩層厚,最後再上一層保護漆,以拉長作品保存時間,也期望此處可以成為中山新地標,歡迎大家前往拍照打卡。

學生自主報名擔任藝術家小助理,包括海科院、西灣學院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和國管理學院資訊管理學系的學生,他們利用課餘時間與週末假日,頂著烈日,為自己的通學階梯彩繪出海洋活力與生命之美。中山大學海洋科學院強調,海洋圖騰彩繪不單是藝術創作、地景景觀,更是海科院深化海洋探索、海洋研究、海洋保育,守護美麗海洋的印記;期許珍貴的海洋資源能被行經綜合大樓的旅客和師生看見,進而喚起大家對海洋保育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