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正線有明隧道未設落石告警 學者:應落實高風險邊坡分級

花蓮餘震頻仍,加上近期午後豪雨不斷,台鐵新自強號昨傍晚行經清水隧道南口時,受土石流衝擊出軌,由於該處有明隧道,未建置落石告警系統。台鐵公司表示,長期將加快明隧道延長工程,短期將加強巡檢路線。學者則建議,台鐵在氣候變遷的調適策略範圍要更大,首要應該落實高風險邊坡的分級,並引進先進監視設備。

事故列車昨天出軌處為清水隧道西正線五十一K,實際上,四月三日花蓮強震當天,該處正好有落石掉落在西正線明隧道上,再滾到東正線,當時東線的告警系統偵測到落石,提前通知列車停車。但由於告警系統只裝設在東正線,昨天土石流雖觸及西正線,卻未達東正線,告警系統未被觸發。

台鐵公司表示,西正線由於有明隧道保護,落石掉落不會直接砸中列車,因此無裝設告警系統。

此次事件發生當下,雨量未達氣象署警戒值,研判是雨勢過於集中,導致土石坍落,短期來看,將加強巡檢路線、跨單位請公路局協助邊坡加固。此外,與氣象署合作開發客製化劇烈天氣監測系統,全線已有九十六處即時雨量監控警示處所,預計本月底前再增加兩處,將一併檢視系統的監測標準。

台鐵公司表示,長期來看,東正線已規畫興建及延長明隧道,像是東線五十一K附近規畫延長約五十公尺,目前已在進行刷坡。

成大交通管理科學系教授鄭永祥表示,這次的土石流事件可以說是很大的警訊,代表台鐵在氣候變遷的調適策略,範圍要更大。首要應該落實高風險邊坡的分級,除了巡檢外,中長期應編預算仿效台灣高鐵引進先進的監視設備。

鄭永祥也說,東部地區歷經地震、豪雨,道路風險又更高,台鐵應盡快找相關單位來全面檢視邊坡。

鄭永祥說,另也可依據邊坡風險,訂定列車減速規範,針對特定路段有不同應變機制。

台鐵公司指出,將委由專業顧問公司辦理邊坡科技巡檢作業,輔以科技方式,快篩診斷台鐵邊坡的崩塌潛勢,以達預警能更早、處置應變能更好目標。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85歲母親獨居高級公寓 堅持不讓女兒進屋探望…她強行闖入見驚人慘狀
白雪公主與7老翁?妙齡女交往「7退休長者」 為1夜激情砸光養老金
未婚夫「突改用湯匙叉子」吃飯 她起疑翻對話竟抓包出軌女同事
擁高人氣…51歲女歌手剛發文「去表演了」 唱完返家遇車禍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