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港刈香今送王 燒王船掀高潮

台南市西港區慶安宮舉辦3年1度的西港刈香,26日進入遶境3天尾聲,雖然下雨,但蜈蚣陣各節輪車仍穿上雨套,為車上神童遮雨,完全不影響遶境行程。(寶智華攝)
台南市西港區慶安宮舉辦3年1度的西港刈香,26日進入遶境3天尾聲,雖然下雨,但蜈蚣陣各節輪車仍穿上雨套,為車上神童遮雨,完全不影響遶境行程。(寶智華攝)

有240年歷史的台南西港刈香26日進入遶境第3天尾聲,雖然下雨,但蜈蚣陣各節輪車仍穿上雨套,為車上神童遮雨,完全不影響遶境行程。27日上午進行「送王」儀式,將以人力把王船拉到1公里外的王船地火化,進入西港刈香的高潮。

受人注目的「百足真人」蜈蚣陣為香陣開路先鋒,由公塭仔萬安宮、溪埔寮安溪宮共同組成,昨日雨勢澆不熄信眾的熱情,許多信眾穿雨衣、撐傘、騎機車追逐蜈蚣陣,並趁陣頭暫停時間在蜈蚣陣下方來回「鑽轎底」;沿路居民也紛紛在路旁設香案祭拜,並提供免費水果、飲料供隨香民眾取用。

蜈蚣陣各節輪車上的「神童」在雨套裡丟擲糖果,但因早起加上下雨造成空氣溼度大,雨套裡更加悶熱,不少神童擋不住睡意,在陣頭行進間直接睡著;許多神童的家長都隨侍在側,替神童擦汗、更換外衣,並補充準備丟擲的糖果。

西港慶安宮指出,蜈蚣陣一出動就要動員近2000人,若把神童丟擲的糖果點心、推車人員工資及所有成員的餐點總結起來,單日成本就要高達百萬元。

慶安宮指出,27日上午將恭送千歲爺登上造價上百萬元的王船,王船定辰時(上午8點)起駕,由人力拉繩索將王船拖到1公里外地的王船地火化,下午2點起進行普度;待29日謝燈篙後,3年一度的西港刈香便圓滿完成。

慶安宮表示,列入國家無形文化資產的「西港刈香」已有240年歷史,文建會曾於2008年頒發國家文化保存團體證書第002號,是全台最早被列為國家無形文化資產的刈香活動,也獲稱「全台第一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