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世界80載:BBC中文從短波到新媒體的時代記憶

BBC位於倫敦中心的新廣電大樓
2012年BBC中文從原來的布什大廈搬入位於倫敦市中心的新廣電大樓。

BBC中文作為BBC國際部的前身——海外服務部(Overseas Services)的一部分最初組建於1941年5月,開始對亞太地區播出華語的短波廣播節目。

時值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也是世界秩序巨變之際:歐洲戰事正酣,亞太地區籠罩於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的陰雲下。

八十年來,BBC中文與很多國際媒體一樣,經歷了短波廣播、廣播與網絡,直至數碼時代新媒體等不同時代技術變革,同時也留下了很多對世界巨變的見證。

第二次世界大戰

BBC華語廣播設立時,儘管太平洋戰爭尚未爆發,但是日本帝國的軍隊早已全面入侵中華民國。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後,大批西方記者前往中國報導;很多西方媒體先後在上海、武漢、重慶等地建立新聞中心。據當時中華民國政府中宣部國際宣傳處統計的數據,從1937年底至1941年2月,僅在武漢、重慶接待的西方記者就有168人,其中美國媒體記者佔到了77人。這些記者來自諸多著名新聞機構,如美聯社、合眾社、國際新聞社、北美聯合通訊社、《紐約時報》《芝加哥日報》《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紐約先驅論壇報》《生活》雜誌等。

世界各大通訊社、廣播公司、報紙雜誌都在重慶設有駐站機構,增加對中國戰場以及日軍在遠東情況的報道,其中包括有近20年歷史的英國廣播公司BBC。

BBC Overseas Services 1943
BBC採訪在英國學習工程科技的中國留學生(1943)

英國外交部1941年2月26日致信時任BBC總裁奧吉爾維爵士(Sir Frederick Wolff Ogilvie)道: 「由於廣播是向公眾提供信息的最有效途徑之一,我們一致同意,採用適當方式向遠東地區廣播極為重要,有必要盡早開始,而且需要與我們總體外交政策相協調。」

1941年5月5日星期一倫敦格林尼治時間上午10:30,英國廣播公司海外部(Oversea Service)第一次用國語向遠東地區廣播。

首播節目中,首先播出了剛剛卸任中華民國駐英大使並將出任中國外交部長的郭泰祺博士(Dr Quo Tai Chi)介紹BBC國語新聞節目的錄音,其後是駐英著名華人作家熊式一(Hsiung Shi-I)播報新聞。

這短短15分鐘的國語節目,標誌著BBC中文的開始。

在BBC的國語廣播之後,原計劃在1941年5月7日開始的每周一次的粵語新聞廣播,卻因技術部門溝通問題在第一、二周未能順利播出。直到1941年年5月21日,BBC中文的粵語新聞才向遠東地區廣播。

英國著名歷史學者布里格斯(Asa Briggs)撰寫的英國廣播史《文字戰爭1939-1945》(The War of Words 1939-1945) 第三卷中,曾這樣記載BBC中文的初創階段:

「1942年2月,英國的華語廣播已經增加到每周六次,到7月時每周七次。當時,每天的節目包括一次新聞簡報和一段時事評論。1943年5月,英國大使從重慶向外相報告說,『知識性的廣播將受歡迎』。他是聽了在中國訪問的兩位學者李約瑟博士(Joseph Needham)和多德茲教授(E. R. Dodds)的建議。他們二人訪華的目的是處理中英兩國間的科學和學術交往。當時BBC中文推出的節目已經範圍很廣相當有趣,其中包括現代詩歌朗誦……BBC 國語廣播定期由一個中國通訊部控制的成都電台轉播給大學生收聽,這很有些鼓舞作用。」

BBC早期出版的內部刊物《倫敦呼聲》(London Calling)在1943年11月刊登介紹BBC中文的文章說,BBC對華廣播除了戰時新聞之外,從一開始就很重視文化和科技發展的信息。

「很多優秀的作者都為向中國的廣播撰寫文化和科技方面的專題報道,英文和中文作者都來BBC親自報道,而英文作者的講話通常由華語工作人員現場翻譯讀出。節目由成都電台轉播。位於四川中部的成都是中國大學戰時避難的中心,在那裏的專家接收科技雜誌的日常郵政渠道基本被阻斷,因此向他們播報是無線電廣播的獨特機會。」

除了國語和粵語,BBC在二戰時期還曾對遠東華人聽眾廣播用閩南話播音,從1942年開始至1948年結束。

戰後的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不久,中華民國政府在內戰失敗後遷移至台灣,中共則在北京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亞太地區在接下來的韓戰、冷戰和越戰期間,繼續成為國際媒體一大聚焦點。

BBC中文也在這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裏,繼續以國語和粵語向亞太地區短波廣播新聞以及文化類節目。

BBC這一時期的報導一方面覆蓋了包括1948年倫敦奧運會在內的世界新聞大事,也有遠東國家與地區的戰後重建與發展,以及華語世界的文化藝術等中國大陸以外的事物,另外一方面也見證了中共建政之後對內、對外的重大事件,包括韓戰、西藏戰亂和達賴喇嘛流亡、中印邊界戰爭、越戰等區域戰爭,以及中共在中國大陸展開的各種政治清洗與鬥爭等等。

BBC中文記者劉復康(右)採訪中華民國籃球隊總教練宋君複(左)
1948年倫敦奧運會期間,BBC中文記者劉復康(右)採訪中華民國籃球隊總教練宋君複(左),並用國語和粵語向遠東廣播。
韓戰1951
韓戰中流離失所的一對姊弟(1951)資料圖片
文革
在毛澤東發動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被稱為「十年浩劫」,對中國大陸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均造成巨大衝擊
香港1967
中國大陸的文化大革命1967年蔓延到香港——香港青年張貼大字報(BBC紀錄片截圖)
BBC Chinese iv Pan Wan Ching 1964
BBC中文部記者1964年在倫敦播音室中採訪原籍上海的香港流行歌手潘迪華(Rebecca Pan, 原名 潘宛卿)
林彪墜機
BBC中國文革紀錄片(截屏)——中共副統帥林彪墜機身亡,成為高層權力鬥爭犧牲者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

1976年毛澤東去世,被普遍認為是1949年中共統治以來的一大轉折點——意識形態極端化時代告一段落。

1980年代,隨著中國大陸對外開放的逐步進展,以及政治和經濟改革的逐步啟動, 北京一度暫停了對國際短波電台的干擾。收聽來自西方國家,特別是英語國家,如BBC、VOA的短波廣播,成為當時中國大陸年輕人接收西方訊息,學習英語的主要方式之一。

隨著中國大陸聽眾群的成長,BBC中文的廣播節目也開始走上更深、更廣、更原創的道路。

1984年BBC中文部記者水建彤(右)採訪編寫《中國科學與文明》巨著的作者劍橋大學李約瑟博士(左)
曾建議設立BBC中文廣播的《中國科學與文明》巨著的作者——劍橋大學李約瑟博士(左)1984年接受BBC中文部記者水建彤(右)採訪。

1979年至1998年在BBC中文工作,後來曾擔任香港《信報》總編輯的邱翔鐘先生回憶說,中國改革開放的同時,BBC中文的報道方式也出現了變化:「以前的中文部比較簡單,就是把新聞室提供的新聞或者材料翻譯播出,我們在選擇報道時是比較被動的。80年代後期開始,很多報道是我們自己做,按照我們所了解到的聽眾需求或者反映來做我們自己的節目,所以我們自己做了《中國叢談》等原創欄目和節目,因為人員擴大了,人手更加齊備了,而且BBC要求各部門有能力做節目的自己做。"

生在中國長在北京的BBC節目製作人鴻岡(Paul Crook)從1982年開始在BBC中文工作,直到2011年退休。他回憶自己當年加入BBC的機緣巧合時說,申請BBC 中文的工作是因為之前特別喜歡聽廣播:「我在80年代第一次到BBC去,把我招去的一個原因是要主持一個英語教學節目,因為當時中國是剛剛走向開放的時候。」

鴻岡回憶說:1980年代,有不少人來BBC中文聽音樂:西方音樂,尤其是古典音樂、西方的作曲家,音樂指揮,我們有各種介紹。「80年代後期我們辦了一個流行音樂樂壇,當時我也採訪了中國的音樂人,像崔健,唐朝樂隊,這些也是不少中國聽眾很感興趣的話題。其他的我們做過不少科技、衛生、文學,世界文明史,等。」

天安門、柏林牆、香港主權移交

1989年六月的天安門事件成為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又一大歷史分水嶺。1980年代中共高層一度推動的政治體制改革和思想解放戛然而止,對國際媒體的管控與干擾也再度恢復與加強。

六四之後的一段時間,BBC的國語和粵語廣播節目都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視,並在深度、廣度上得到發展;BBC中文也繼續向亞太華語聽眾播報著1990年代的世界巨變。

中文部員工1989年在辦公室
邱翔鐘先生(左一)1989年與BBC中文同事在原BBC布什大廈的辦公室合影

邱翔鐘先生接著回憶說:「1989年發生了天安門事件,在屠殺開始之前,學生抗議遊行,接著就是他們絶食,在天安門廣場絶食,當時BBC有些記者進去採訪,到6月3號6月4號開槍」。

「開槍的現場,我們有記者在那裏。除了我們的記者還有其他國際媒體的記者也在那裏。所以槍殺、開槍,還有學生們把受傷的,或者死者接送到醫院,這些場面非常震撼,我們BBC的同事去拍到這些鏡頭,把它播出了,在國際上影響非常之大。屠殺開槍之前,是抗議示威,我們記者都有報道,我們中文部報道了再傳回國內去,所以當時可以看到示威的學生舉著橫幅寫著:謝謝你BBC!」

六四事件後接任BBC中文總編的伊麗莎白·萊特(Elizabeth Wright)回憶道,對來自中國大陸的同事來說,特別是經歷了十年的相對開放,開槍鎮壓是誰也沒敢想象的結局。

BBC中文當時的員工們在經歷了巨大震撼之後,接下來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堅持把與中國大陸相關的原創新聞時事節目,特別是涉及敏感話題的《中國叢談》之類的訪談節目繼續做下去。《中國叢談》是BBC中文廣播時代周一至周五每天一期的一個時事訪談節目。

「我記得很清楚,那時候每周都要想辦法找到中國大陸的人士採訪,」伊麗莎白說。「非常不容易,但是我們的記者每次都辦法找到合適的採訪對象」。

伊麗莎白還回憶說:「在天安門之後,變革很快就發生在東歐和蘇聯。我也清楚記得很多同事都很激動地到歐洲去實地報導,到柏林去見證兩德統一,興奮地見證歷史巨變」。

除了蘇東劇變之外,BBC中文在1990年代也報導了一系列其他重大歷史事件:1990年波斯灣戰爭,1992年鄧小平南巡重啟中國大陸經濟改革,1995年第三次台海危機,1997年英國將香港主權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

互聯網時代來臨

1990年代,一場即將改變全球媒體格局的巨變悄然而至。

1991年,世界上第一個互聯網網頁誕生。互聯網在之後幾年中迅速發展,隨之而來的訊息革命開始給傳統媒體帶來新挑戰。

作為BBC國際部的一部分,BBC中文也在那時起開始提供網絡服務。不過,據說BBC中文網的建立最初完全是自發和實驗性的。

布什大廈
倫敦中心區靠近泰晤士河的布什大廈(Bush House)曾長期是BBC國際台的總部:BBC中文長期從這裏向世界播出普通話和粵語廣播;最初的BBC中文網也在這裏創建

從1991年至2016年任職BBC,並曾擔任BBC中文主編的李文回憶說,BBC中文網站最初的嘗試,是熱心廣播的同事們在1997年業餘推出的網上「廣播站」:「非常業餘,就是廣播結束之後把音頻放在網站上。比較簡單,也吸引很多人來聽。」

「到1999年,BBC的管理層就認為,可以把語言組的網站規模建得更大,更為多媒體。我是在1999年的6月被委任做BBC中文網的主編,負責創建BBC中文的網站,前後大概花了五個月的時間。我挑了一個很吉利的日子,1999年11月18日我們BBC中文網(www.bbcchinese.com)開站了。當時開站的時候只有十個同事,但被告知要24小時不停地更新內容,可以想象那是個什麼樣的狀態。」

南海撞機2001
BBC中文網就網頁截圖

9·11到北京奧運

BBC開始從短波時代轉入互聯網時代的21世紀第一個十年也是後冷戰時期眾多劃時代事件密集發生的十年。

2000年,中華民國第十屆總統選舉,民進黨的陳水扁和呂秀蓮分別當選總統和副總統,是有劃時代意義的首次政黨輪替,也代表台灣民主轉型進入新階段。

2001年4月1日,中美軍機在南海相撞,一度導致全球矚目的重大危機。

2001年9·11,美國紐約發生最終導致世貿雙塔倒塌和數千人死亡的恐怖襲擊,震驚世界。9·11襲擊也最終導致美國發動「反恐戰爭」,併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導致美國和盟國捲入近二十年的戰爭。

「反恐戰爭」期間,除美國之外,英國、法國、西班牙和俄羅斯也發生過惡性恐怖襲擊。

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世界還目擊了歐元的誕生,美國次貸危機以及接踵而來的全球性金融海嘯,以及中國經濟的迅速崛起。

北京奧運
參加北京殘奧會的英國代表隊棋手克雷茨(Daniel Crates)

在眾多大事中,2008年北京成功舉行奧運也是BBC當年重點報導的事件之一。時任BBC中文新聞時事主編的華英介紹了當時報導北京奧運期間的各種挑戰。

「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是我擔任BBC中文新聞時事主編那段時間裏最複雜,凖備的時間最長,報道幅度最大的一次活動,」華英說。

「一方面從中國來將希望通過首次舉辦這樣的國際賽事來展現一個經濟實力不斷上升,自信心不斷增加而且一個和諧友好的國家形象,國際社會也想通過這個了解中國審視中國的發展,而且對他們認為有待改善的方面提出批評,包括當年很嚴重的西藏問題、對新聞自由的大壓還有環境污染問題」。

「所以我們的任務是要客觀全面公正地來報道這些問題,而且還要梳理來龍去脈好讓聽眾受眾了解為什麼會有這樣不同的聲音」。

「記得我們派了兩名記者到北京去做採訪,最可貴的地方就是能在實地採訪到北京的市民,來看球的球迷或者看比賽的觀眾,有時還能採訪到官員和運動員,記者同行專家等等。他們從前線發來的報道非常生動,非常接地氣。當時中國臨時解封了一些網站,一些敏感網站,我們BBC中文的記者在北京確實能看到BBC中文網的內容,當時有聽眾給我們寫來反饋說,不用翻牆就能看到中文網的內容,他們感到非常親切,非常新鮮。好像拉近了和我們的距離。不幸的是好景不長,奧運會結束不久,這些網站又重新受到封閉。後來我們中文部要派記者去中國做實地採訪就越來越困難」。

2011年,英國經歷著金融海嘯之後的全面經濟緊縮。時任保守黨卡梅倫政府的緊縮政策也直接影響到BBC。BBC中文廣播70週年前夕,接到了總部決定停止向遠東地區普通話廣播的決定,2008北京奧運也成為廣播時代的BBC中文見證的最後一個重大事件。

時任BBC中文新聞時事主編華英說,對包括她自己在內多年從事廣播而且喜歡這個平台的人來說,這是一個極為遺憾卻並不突然的決定:「因為我們知道短波廣播的聽眾人數在逐漸下降,而且互聯網提供的這些機遇是不能忽視的,加上BBC本身的問題,面臨巨大的削減開支的壓力,所以我們必須要面對這個挑戰。」

「在2011年3月25號,就是廣播最後一天的最後一個小時,為聽眾推出了一台特別節目,叫《告別BBC普通話廣播》,當時我們請到了新老同事,還有一些經常為我們作採訪的嘉賓、在世界為我們作報道的特約記者,還有一些聽眾代表,一起回憶BBC中文70年廣播所走過的道路和一些重大歷史事件的報道,還有特別節目、專題節目等等」。

在普通話廣播停播之後,每周一小時的粵語《時事一周》節目由於當時的合作伙伴轉播等因素持續至今。

見證台灣大選

告別了廣播時代的BBC中文,開始更加專注於通過互聯網頁關注與報導世界和華語事件大事。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4年台灣大選,BBC中文都有特別關注報導。那期間另外專題報導過的大事件還包括諸如中國艾滋病、同性戀維權、強行拆遷問題、環境污染、獨生子女、人口走私等等話題。此外,BBC中文當年的節目也包括介紹英國的政治、文化、語言、社會、科技等方面最新發展的內容。

2004年的台灣總統大選,BBC中文首度派遣團隊到台北實地深度報導,當時還是借用當地一家電台的演播室。

時任BBC中文總編李文回憶說:「當時我們部分同事是持中國大陸護照的,去台灣工作去做這個報道還需要有擔保人,台灣官方才能批工作許可證。」

「印象最深的是那屆總統選舉,還出現了非常意外的事件就是陳水扁中槍,他中槍是我們某一天做直播前沒多久,我們就立即要應對這個突發新聞,把我們原本在當地的製作計劃全部打亂來做直播。」

據李文介紹,從2004年以後,BBC中文開始連續實地報導台灣總統大選,採訪人物包括多任總統和其他政要。

BBC Ma Ying Jiu
中華民國前總統馬英九2011年接受BBC訪問

香港抗議、台美大選、新冠疫情

2010年代以來,隨著手機、應用、流媒體、容媒體、社交媒體平台層出不窮,以及相伴而來的手中消費習慣巨變,世界進入新媒體時代。BBC中文也再次在探索中摸索適應新媒體時代挑戰之路。

2016年BBC中文大部被遷至香港,以便進一步靠近服務亞太地區的受眾群。此舉使BBC中文得以第一時間見證香港抗議風潮,新冠疫情爆發,台灣2020大選,以及美中關係惡化給地區所帶來的直接影響。

BBC中文香港站主編吳薇在回顧團隊報道2019年反送中游行時說:「連續數月,香港幾乎每周都有抗議和遊行。沒有什麼時候比這時候在現場更重要了。社媒直播的記者和攝影記者總要衝在最前面,催淚彈,水炮車,炎熱的天氣,在香港街頭工作的同事們極其辛苦,我們總是要提前做很多安全和報道預案,但是到了現場,就靠彼此的信任和專業合作「。

「團隊裏多是年輕人, 每一個關鍵新聞點和香港抗議全程的轉折點,我們幾乎都有人在現場,力圖在第一時間傳遞最凖確、切近又公允的新聞報道,用一切圖文、 直播深度多媒體手段傳達香港最真實的實時與深度報道。」

回顧起台灣2020大選,吳薇說,BBC中文派出了全媒體報道小組,與台灣東森新聞進行了全方位合作,實現了多地多角度全程YouTube視頻直播, 在受眾覆蓋和影響力傳播上,都是一個激動人心的飛躍。

「 這幾年,無論是中國大陸還是台灣香港,乃至全世界所經歷的都是前所未有的動蕩和複雜,這時候BBC中文怎樣報道,全世界的華語讀者都在看, 」

「但是編輯部裏,又始終有一種冷靜與克制的專業氣氛,我們的國際視野,不偏不倚,從記者到編輯團隊的多文化背景的優勢就顯出來了,任何一個問題,我們總會有中港台和全球四個維度的思路去精凖分析和報道記錄,」 吳薇說。

「BBC中文的專業,公信力與獨立,從未如此重要, 這是我們最驕傲的部分」。

新時代和新挑戰

另據BBC中文現任主編張晧宇介紹,與許多其他國際媒體一樣,在為中國受眾提供服務的過程中,除繼續遭遇干擾、互聯網封鎖、社交媒體屏蔽等種種挑戰之外,也繼續面臨著BBC巨大內部財政壓力,以及如何在新媒體時代不斷吸引新受眾的壓力。

他還引述BBC負責數碼轉型和創新部門負責人的話說,BBC中文既要繼續關注世界大事,也要爭取讓自己製作的內容「以受眾喜歡的格式,在受眾方便的時間,出現在受眾選擇的消費平台上」。

他進一步解釋說,這也是整個BBC正在探索的,如何從大廣播時代邁向更加小巧靈活、更加以受眾為中心的數碼服務型媒體時代。

面對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多方挑戰,BBC中文在探索中以新方式見證著世界變遷:2010年代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阿拉伯之春,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台海關係跌宕起伏,中國胡溫時代的結束和習近平時代的開始,美國特朗普時代和美中貿易戰,香港抗議潮,美中關係巨變,新疆維族教育營,以及中國與西方關係全面惡化……

談到轉型的困難,在1994年至2009年曾擔任15年擔任BBC中文部主任的羅瑞娜(Lorna Ball )感慨說歷史上有過多次轉型與重組,但是即使再困難,她相信BBC會繼續發展中文服務平台的:「因為中國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最長的不間斷文明、還有總的重要性,我很難想象一個國際台沒有對中國的服務」。

BBC新聞總監昂斯沃斯(Fran Unsworth)也表示:「BBC中文八十年來一直是BBC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今,整個BBC也在經歷數碼化轉型挑戰。我希望能看到經過數碼化轉型的BBC中文能夠產出更多更好的新聞與時事內容」。

英國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圖根哈特(Tom Tugendhat)則在接受BBC中文訪問時表示,面對數碼化時代假新聞泛濫的新世界,BBC和BBC中文能夠繼續獨立和公正地見證世界是很重要也很有意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