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陳澄波畫作問世 李賢文圖文回顧台灣美術家

(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1日電)台灣前輩畫家陳澄波為228事件犧牲者之一,妻子張捷藏起丈夫作品,長時間低調度日。雄獅圖書創辦人李賢文今天發表新書,回顧在戒嚴期間拜訪張捷,見證陳澄波畫作再度面世時刻。

允晨文化及國家圖書館今天下午舉行「走在台灣美術的最前面:雄獅美術李賢文的回憶」新書發表會暨演講,李賢文更宣布將新書手稿捐贈予國家圖書館,由館長王涵青代表受贈,並回饋感謝狀。

「走在台灣美術的最前面」收錄20篇李賢文自2017年底到2023年的作品及畫記,按媒材共分西畫雕塑、膠彩、書畫及其他類。允晨文化發行人廖志峰說,自2018年出版「余英時回憶錄」後,便思考還有什麼樣的書值得花幾年也要出版,第一時間想到的人便是李賢文,期望持續傳頌台灣美術家故事。

李賢文表示,書中雖然書寫20名美術家故事,但他尊敬的當然不止於此,而是就資料充裕部分書寫。書名「走在台灣美術的最前面」靈感源自於張捷,他記得1973年第一次拜訪張捷,當時他已知道陳澄波,但卻未曾見過陳澄波的畫,便向張捷懇求看畫,目睹畫作那刻心裡很是激動,張捷也掉淚。

「張捷看到我們這麼年輕,覺得我跟我太太竟然敢來看陳澄波的畫,因為1973年還在戒嚴,那他(陳澄波)犧牲後,幾乎沒人敢去他家看作品,所以他的作品都是藏在抽屜或是眠床腳裡。」李賢文說,張捷一定知道陳澄波有天必然會為世人重新認識,才會如此小心收藏丈夫作品,張捷便是走在最前面的人。

李賢文另一一分享書中分享過往結識李梅樹、顏水龍、李石樵等藝術家故事,素人畫家洪通也讓他難忘,當年以洪通為封面的「雄獅美術」月刊還因熱賣而立刻再版。拜訪洪通住處的照片更成為史料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李賢文在書中不只書寫回憶,他也以畫筆描摹下自己對藝術家的回憶,多以編製「雄獅美術」月刊採訪照片為基底,並融入藝術家代表作或肖像,例如他在1979年拍下張捷翻閱陳澄波作品的照片,他便在2019年以畫筆重現照片情景,但又將畫框內的作品替換為陳澄波自畫像,讓畫面猶如陳澄波望著愛妻般。(編輯:李亨山)11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