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睹北京孩童說「離外國人遠點」 CNN記者:中國自困高牆也將衝擊世界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駐北京分社主任蔣欣本月初帶孩子與幾個外籍朋友攀登長城,有當地孩童高喊:「哇,外國人哪!有新冠吧?我們離他們遠點兒……。」這一刻在蔣欣腦海中揮之不去,它就像習近平掌權10年間中國劇變的縮影,呈現中國已日漸遭無形的高牆包圍。這樣的劇變也將對全世界產生長期衝擊。

蔣欣(Steven Jiang)在一篇分析中寫道,往年的中國十一國慶「黃金週」,長城作為熱門觀光勝地遊客必然爆滿,今年卻因當局堅持防疫清零政策,遊客較往年少了大半。

中國自2020年3月以來禁止大多數國際旅客入境,許多長居中國的外國人也而紛紛離開。由於變種病毒肆虐,加上中共二十大在即,當局在國慶長假前也呼籲民眾避免在國內旅遊。今年國慶長假全民觀光支出不到2019年的一半。清零政策衝擊的不僅是觀光業,汽車業、房地產業也前景黯淡。

圖片
北京因清零政策籲民眾避免旅遊,2022年十一國慶長假登長城的遊客少了許多。路透社

儘管清零政策大幅衝擊經濟,但中共官媒在二十大前夕發表一連串文章宣稱「正確」與「可持續」,顯示清零仍將無限期持續。堅持清零的習近平勢將在二十大破例第三度當選中共總書記,而他的權力不受制衡。

對中國官員而言,清零政策與科學觀念的關係不大,而是要在政治上效忠習近平。防疫人員從水果、魚肉、鞋子都要做核酸檢測;上月沒有人因感染新冠病毒而死亡,但有27人因為與一名染疫者住同社區,半夜被送上巴士前往隔離處所時車禍喪生。但這樁悲劇並未讓中國各地官員放寬嚴厲的封控措施。

在新冠疫情爆發前,中國各地設置的監視器密度傲視全球;如今在強制全民使用「健康碼」app的防疫規定下,政府要監控人民的行動更加便利。官方可遠端將特定人的健康碼變成行動受限的紅碼,藉此控制異議人士的行動,例如阻止受害存戶到以高利吸金的河南村鎮銀行討錢。

分析指,這些衍生自清零政策的監控措施,對於瘋狂維穩的中共當局而言是極為有效的控制方式。不少人擔憂習近平及其人馬可能永遠不會放棄清零。在網路審查也愈益迅速且廣泛的情況下,與黨的路線牴觸的聲音也會立刻從中國的社群媒體消失,讓民意失去傳播管道。

即使數以百萬計的中國人對清零政策反感,但只有官方宣傳能「帶風向」。只要有夠多的百姓相信官方所謂中國制度的優越性,領導階層就能暫時高枕無憂。

圖片
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開幕時發表工作報告,北京一間餐館裡的大螢幕電視同步播放。路透社

只是這樣的宣傳手段加上長期國境封鎖、地緣政緊張加劇,成為養成民間仇外心理的沃土。長城上的孩子指著外國人說「有新冠吧?」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蔣欣指出,習近平執政10年來,要傳達的訊息日漸清晰:只有他能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基於鄧小平「韜光養晦」主張的時代已一去不返,中國的戰狼外交官敢對任何質疑中國政策的人咆哮。

在逐漸高漲的民族主義支持下,中國軍方已經開始在遠海區域耀武揚威。劍指台灣的緊張情勢帶來真正的戰爭威脅。雖然中共從未統治過台灣,但長期以來一直宣稱擁有台灣主權,而習近平視統一台灣為他最重要的政治遺產。

中國社科院下轄的中國歷史研究院課題組6月發布《明清時期「閉關鎖國」問題新探》,稱「閉關鎖國」是「晚清中日語言嫁接產生的歷史名詞」,「不是對明清時期對外政策的客觀描述」。

文中稱,明清時期的中國當政者「面對咄咄逼人的西方殖民勢力」,「從軍事、經濟、文化等不同層面」採取「自主限關」,這種政策「具有維護國家主權、防範西方殖民侵略的意圖,無論是形成還是發展,都有其歷史合理性」。

蔣欣指出,這篇文章令外界質疑是為明清時期的鎖國辯解,而當前的中國統治者習近平擁有比明、清皇帝更強大的高科技工具,似乎相信他築起的「高牆」能幫助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無論他的信念能否實現,全世界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深受衝擊。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