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局今年要吸600萬觀光客 朱立倫質疑畫大餅

去年1013日邊境解封開國門,國民黨智庫今開記者會質疑,快5個月過去觀光客來了嗎?智庫董事長、黨主席朱立倫喊話,民進黨至少從小三通,台胞、台生、台商先使用,再開放陸客到金門、馬祖跟澎湖,接下來增航點、航班,增加觀光客來台管道,帶動整體觀光旅遊,否則今年交通部宣稱吸6百萬觀光客,叫畫大餅,百萬陸客相信也是達不到。

圖片
國民黨智庫今邀董事長朱立倫、執行長柯志恩及中華優質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奇嶽探討觀光問題。國民黨提供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今召開《國門開,觀光客來了嗎?》記者會,由董事長朱立倫、執行長柯志恩及中華優質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奇嶽探討觀光問題。

朱立倫表示,如果來台灣的觀光客能夠像來國民黨訪問的外賓一樣的比例,相信就能解決目前業者的困境。但來台旅客人數,在2016年以前,每一年可成長15.6%,但之後成長率剩3.6%。這幾年國旅人均旅遊停留天數只有1.47天,但來台觀光客停留時間平均約一周,有6.76天,跟國旅相比,觀光收益差異大。

他說,過去台灣曾經提出10年觀光業創造「兆元產值」計畫,意即年年要有3百多億美金的收入,但我們現在的觀光產業,不是產業的「產」,而是悽慘的「慘」。大家會說受3年疫情影響,即使把3年疫情期間排除掉,觀光消費赤字也是越來越大。

他質疑,國門打開了,從去年10月解封到現在已近5個月,觀光客人數、收入有無達到預期目標?觀光局說今年要有600百萬旅客來台,2月馬上要過了,我們有100萬國際觀光客了嗎?觀光競爭力下降,又面臨鄰近國家激烈競爭,包括日本、南韓、泰國等,台灣旅客人數不增反減,疫前還有11百萬觀光客,疫後何時回復水準,牽涉觀光產業從業人員生存問題。

朱立倫認為,台灣有最好的軟實力,有中華文化最好的底蘊、原住民文化,以及各地的特色美食,有沒有充分的發揮?硬實力部分是最需要改進,被CNN列為「行人地獄」,阻礙觀光客來台旅遊。要振興觀光業,台灣政府需要軟硬皆施,靠「智實力」將產業危機變轉機。

中華優質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奇嶽表示,目前的情況就是「出境熱,入境冷」,台灣周邊地區都在努力推觀光,相較之下,台灣政府在國際觀光行銷的能量太少,台灣目前的航空運量非常不足,應該要重啟兩岸航線,無論是對出境或者入境的觀光收益都會很有幫助。

李奇嶽批評,對於交通部長提出的2023國際觀光行銷預算約60億,很多業者都表示不同意見,特別是去年10月國門就開放,相關預算今年才公布,還有很多方案沒公告,業者難以配合政府腳步,就已浪費8個月,政府速度實在太慢。國際觀光預算60億中,很大部分用於缺工補貼,比起其他國家,台灣國際觀光行銷預算實在很少。

在補助金發放的比例方面,李奇嶽指出,自由行每人補助5千元,團體旅客平均下來每人補助1千元,建議政府也要再多權衡,這些補助金也希望能平衡發散到各產業,避免觀光客消費過度集中在北部,而漏掉中南部或花東。

李奇嶽呼籲,政府一定要增加國際觀光行銷的力道,增加國際宣傳預算,重啟兩岸航線,並且盡速將觀光局升格為觀光署,都是對觀光產業極有助益的選項。

國政基金會執行長柯志恩提出五大觀光建議主張,第一:放下畫地自限的觀光政策;第二:打造觀光高值化、差異化、國際化;第三:改善觀光旅遊業工、缺才問題;第四:開拓多元觀光客源市場;第五:服務加值、品質和安全提升。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