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消費券誤國? 陳冲戳出馬英九的心中痛

記者康仁俊/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陳冲今(26)日在立法院答詢時,明確指出馬政府在2008年發放消費券「犧牲政府的舉債空間」,甚至說「做每件事情都要想到後面產生的效果」,由於發放消費券政策是馬英九在就任總統後首次推出的振興經濟重大政策,陳冲今日的發言,讓外界產生諸多聯想。

馬總統在2008年5月就任總統後,為了促進景氣活絡,時任行院長的劉兆玄在與經建會討論後,在同年提出發放消費券方案提振消費的建議,後經立法院立法通過《振興經濟消費券發放特別條例》,舉債新台幣858億元編列特別預算,當時為防止偽券流通,還由承印鈔券的中央印製廠印製消費券。

對於發放消費券措施,馬英九總統在2008年11月20日則強調,發消費券不是鼓勵大家揮霍,而是在目前不景氣的時刻,消費的確能刺激經濟,強地,這是「非常時期用非常手段」。

馬英九當時還說,儘管經濟不會因為發放消費券就好起來,但希望透過這些作法,不要傷到台灣的筋骨。

對於發放消費券的效益,經建會在2008年預估,發放消費券 857億元將可提高民間消費,經由乘數作用,初估實質經濟成長率提升0.66個百分點。

儘管經建會樂觀評估消費券能帶來的龐大效益,但是結果卻證明發放消費券是項錯誤政策,審計部在2009年7月28日的報告中抨擊消費券等政策有缺失,經建會隨後自估消費券對GDP成長之經濟效益為0.3至0.5%,替代率達7成,促進經濟成長的乘數效果不到1倍,與官方的樂觀預期相差甚遠,因此未來將不再發放消費券。

經濟部統計也指出,在消費券發放後,2009年1月及2月的零售業營業額較2008年同期相對減少4.65%,為2000年以來的經濟首度負成長。

對於消費券的成效不彰,儘管馬總統當時強調是「非常時期的非常手段」,而且也不希望因此「傷到台灣的筋骨」,不過陳冲今日面對外界再度提及發放消費券的議題時,卻明白指出,當年發放消費券的方式已經「減縮了現在要做的很多事情」,政府的舉債空間甚至因此被犧牲,還直言「「做每件事情都要想到後面產生的效果」,加上諸多數據都證明,發放消費券的決策成效不彰,也引發外界對陳冲是否暗批劉兆玄當年提出發放消費券的政策並非明智決定的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