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台-少了一個「智慧」的台灣產業創新策略

工商時報【林欣吾】 在2005年時,當時政府曾依2020年全球產業科技發展方向,參考當時台灣產業發展態勢與競爭力,提出台灣應從效率階段轉向創新階段的產業發展定位,增加民間研發投資與強化產業聚落是當時的政策重點共識。 在當時政府所設定的定位下,歷任主政者都延續提出相應的政策方針,促使產業界增加研發創新經費及產業聚落的有效發展,後來企業的研究經費從2004年佔全國64%提升到2016年接近80%,而產業聚落則在近年成為WEF競爭力評比排名全球第一。 面對未來,政府已經提出了「五加二」的產業創新計畫與前瞻基礎建設計畫。 不過在這幾年相當熱門的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智慧機器人、3D列印、生物晶片及AR/VR,甚至於5G及金融科技等新技術平台與新模式的趨勢下,到底台灣在這些新興產業發展趨勢下的發展定位為何,政策上應該如何型塑政策引導產業共同努力。不過,按目前政府所提出的各項政策綱領與方向看來,何種台灣產業發展的新定位與明確願景,似乎仍是個待解的議題。 觀察近幾年來全球主要國家科技政策管理的動向,大致可以發現到美國DARPA過往的成功,已經成為許多國家創新政策標竿與模仿的標的。同時,在設定挑戰性目標及緊密連結目標需求的基本DARPA原則下,各國更採行開放創新與共同創造(co-creation)的實際作法,以加快產學研合作推進創新速度,歐盟的歐盟技術平台(European Technology Platform)及「智慧專業(smart specialization)」的政策作法,就是明顯的成功案例。 另一方面,觀察全球幾個快速前進的大型企業、新創事業及企業經營趨勢,除知名的Amazon、Google、FB外,其餘許多獨角獸企業Uber、Airbnb、Wework及Pinterest等,以及正在發酵的「工業4.0」「行銷4.0」企業經營趨勢,所展現的內含與特性都不僅只是在技術上進行投資與創新,而是引進許多新興經營典範與思維,例如:設計思考、使用者體驗、開放創新、多邊市場、精實創新、推動與發展自己的生態系等,透過這些與顧客緊密互動,與互補業者緊密合作,加速了創新的發生。當然,在這些結合技術創新的營運模式推展過程中,經營無形資產與智慧財產都是必要的基礎工作。 面對快速變動的產業發展及許多新興營運模式趨勢下,台灣的產業是否依然維持目前以供應上游材料、零組件、協助全球業者進行硬體製造的角色與定位!? 如果是,源於全球各個產業發展過程中,必然也都需要先進的材料、零組件與製造,台灣繼續進行技術創新升級的企業,應該不會有大問題。只是,若此,台灣各產業必然面臨全球其他新崛起新興製造體系的強烈挑戰,所以台灣未來各產業所創造的附加價值,將會持續面臨強烈的競爭,而台灣勞工的薪資水準與生活品質也將會因而受到壓抑。 如果不是,那麼應該朝何種定位與方向調整!?這其實是個非常需要多方一同討論的議題!這不應單純只是投入與推動「五加二」產業創新與推動「前瞻基礎建設」等科技計畫的問題。 台灣多年來產業的製造實力、技術創新與工程人才,快速吸收新技術、進行模組化商品化的能力,協助台灣產業在全球各個主要產業鏈扮演著承上啟下的關鍵角色。或者,可以說台灣的產業,其實是全球許多科技產業的「腰力」,讓全球許多產業得以快速的創新推進。只不過,這樣的角色,在前沿有美、德及日韓等國已想辦法自行內化這些能力;在後端,中國大陸等新興國家製造基地,也都開始向前追趕,甚至有些領域已經可以與台灣並駕齊驅,甚至超越台灣。 綜合研判:台灣產業的定位,應該要以過往製造與工程的能耐為基礎,結合新興的智慧技術(人工智慧)與經營智慧資產能力的發展,逐步在各個垂直領域經營生態系與專業服務模式,在全球產業鏈中,尋求扮演專業知識服務供應的角色;亦即,應從過往協助全球產業製造與協調的「腰力」,轉向同時擁有引導產業移動方向與主導趨勢的「腦力」角色。 這樣的定位調整方向與策略,可稱為「智慧X智慧=智慧2」的策略。 不過,從近期政府的政策看來,明顯的少了一個「智慧」,幾乎完全忽略了「智慧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