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台-林啟示:我的未來不是夢

中國時報【許又方】 最近網路流傳一篇由知名作家林俊義先生執筆的文章,題為〈從林書豪現象談集體自慰症候群〉。文中批判中、台、韓忙著幫林書豪考溯祖源,以期攀關係、沾點光的行徑,「只能在一個缺乏反省能力、又無信心自尊的人民和社會才會發生。」文字鏗鏘有力,甚具啟發性。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筆者認為「林來瘋」現象之所以能自美洲大陸向歐、亞延燒,讓多數人感到振奮、動容,其底層所蘊攝的人生諸多不公不平、與夫懷才不遇等抑鬱心情的同理共感,似乎是不容忽視的關鍵因素。 美國人喜用「灰姑娘傳奇」形容林書豪的際遇,就情節來看可謂彷彿,但卻不絕似。畢竟灰姑娘仙度麗拉的美麗是外顯的,只因其受到母姊的嫉妒與偏見,因此才被刻意冷落於黝暗的陋屋中受盡折磨。林書豪呢?他雖也被人們以偏見對待,但這個偏見並非緣於對他亮麗外表或非凡才華的嫉妒,而是一種源自種族歧視,僅憑皮相或某些刻板印象便瞧他不起的失衡心態:一個畢業於非籃球名校、體型不起眼、「看起來」動作很慢的「黃種人」,怎麼可能在世界最強悍的籃球殿堂有所作為? 類似的歧視,並不僅發生在種族膚色的視角下,也不只在運動界才有,我們社會的各階層,其實隨時可見。不少懷著如「和氏璧」般美質與才能,卻總是遭到莫名先入為主之見漠視、打壓的優秀人才,比比皆是。 例如,一個年輕人進入社會求職,他畢業的學校與科系,往往成為決定其是否被錄用的關鍵,而非他擁有哪些潛能。在一家公司裡,獲得升遷的,也經常不是能力最強的人,學歷高低、人脈厚薄與「後台」軟硬,經常才是取決重點。從政府、學校到一般民間企業,多的是「外行領導內行」、「愚騃指使賢能」的奇象怪狀。整個社會,不知有多少因皮相思維而才華受到壓抑的「林書豪們」,又不知有多少欠缺識人之明與一般行政能力,卻穩居高位、隨意定人前途的勇士、火箭總經理者流。簡單說來,「懷才不遇」在這個社會已是常態。 正因有這麼多人與林書豪際遇相當,空有一身本領卻被刻意忽視、長才難展,所以當他捉住一個如chink般卑微的機會,卻打出令人不可思議的成績時,遂引起社會底層眾多「林書豪們」的共鳴。林書豪彷彿幫一群在社會底層長期受到冷落的underdog出了一口怨氣,替他們伸張了某種正義,狠狠教訓了那些有眼無珠、自以為是的「決策者」般,成為在人生各階段受盡委曲者的英雄。同時,林書豪也帶給這些自尊被無情剝奪,即使不斷自省、充滿信心卻仍被蓄意瞧扁的落寞者一個悲壯的想望,只要認真過每一分鐘,「我的未來不是夢」。 只要這個社會刻意的偏見不除,空有才華卻備受壓抑的人繼續存在,林書豪的故事就永不絕續。 (作者為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