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台-美國汽車工業正復刻5G失敗?

美國5G建設出師不利是現在進行式,而其汽車工業現今發展的態勢則神似5G失敗的路徑與經驗。

其中最大的關鍵,是技術押寶的錯誤。美國當初選擇高頻段(毫米波)為5G發展的技術策略時,因高頻5G所需的基地台更多,建設及串聯的時間更長,較適用於人口密度低的國家如美國,且能避開美國軍方已使用的頻段;然對於中國、歐洲等國家來說,中頻的5G才是快又省的電信技術,也是最經濟實惠的解決方案。故就技術選擇來說,就決定競爭的優劣形勢。

以現今電動車而言,美國主流的三大汽車製造廠通用、福斯與Stellantis都沒有意識到電動車的到來會是如此迅猛,不僅在車用電池這一塊的研究嚴重落後,在稀土資源如鋰礦的掌握上,也幾乎繳了白卷,而被打得措手不及,頗有再回首已百年身之嘆。

■特斯拉並未對三大車廠產生

「鯰魚效應」

與5G不同的是,美國三大主流車廠嚴重低估電動車崛起的速度。2009年3月26日,特斯拉推出Tesla Model S,引發全世界電動車熱潮;2018年2月7日SpaceX把特斯拉電動車送上太空,同年7月,特斯拉宣布在上海落戶。

在當時,美國只有蘋果公司於2014年宣布其電動車計畫,然究竟並非其主業而於近日黯然宣布終止其十年造車計畫。惟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電動車在美國並未對故步自封的美國傳產汽車業帶來任何「鯰魚效應」,而該效應卻在中國激發出比亞迪現今世界第一的電動車廠。為此,吾人以為美國三大車廠忽視中國彎道超(電動、油電混合)車的能力,致其有被團滅的危機。

政府的補救措施能有效嗎?美國政府當然不能坐視此一情勢,進而快速出手相救。有鑑於特斯拉在上海已使用寧德時代供應的磷酸鐵鋰電池,故美國政府不允許福特公司與寧德時代在美合資設廠生產電池,上述情形也與美國要求原華為所設的5G基站須全數拆除十分相似。重點是,這樣的政策是能滿足國內政治的需求,卻不能根本地解除美國電動車發展上的困難。

■聯邦祭補貼,周邊配套不足

美國《2022年削減通膨法案》中規定,買美國材料生產的電動車可享有7,500美元的聯邦所得稅減免。上述租稅補貼對美國製電動車的發展究竟能有多大助力仍有待觀察,而較能確定的是,在現行政策下,美國車廠勢將失去其未來電動車出口的全部海外市場。

周邊配套設施不足也是重點。若說5G基站是重要的基礎設施,那麼充電樁也是電動車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美國在此一問題解決上,是多用諾基亞或愛立信的北歐系統,或可暫解燃眉之急。

然,就相對低技術含量充電樁而言,根據2021年11月生效的《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規定,美國政府將投資75億美元用於電動車充電樁,期於2030年時,全國充電樁能達50萬座而形成一綿密的充電網絡,且屆時,在美電動車銷售能達新車銷售的50%。惟上述基建計畫要求「立即本土組裝」充電樁,據報導,相關充電業者對此一突如其來的要求很驚訝,並表示「我們需要一些時間來提高產能」。

■力阻陸車輸入,

無助提升美國本土市場

境外拒止能有效嗎?美國商務部長於3月1日表示:「假如美國路上有300萬輛中國車,北京能讓它們同時熄火。」因此可預見的是,中國製的電動車將如同華為的5G般,不會被允許進入美國市場。且很可能,即使在墨西哥生產的中國電動車也將很難進入美國市場。故在電動車市場裡,又將有個「小院高牆」嚴防中國電動車入侵;然,若未來美國的電動車也開始量產能出口時,美國境外的買主是否也會有相同的顧慮呢?

美國電動車「新孤立主義」的結果,勢將把美國電動車產業「內捲」在美國的小院高牆裡。未來世界的汽車產業版圖裡,恐將看到一個快速萎縮的made in USA。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台光電建新廠 擬發可轉債籌資35億
大啖低軌衛星通訊元件訂單 昇達科11月每股賺0.34元
台積電廠地 高市加速通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