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郭董投資美國反思臺灣經濟

郭董識川普:重改善投資環境 重整製造業

在發展經濟學理論中,梭羅成長模型(Solow model)提及資本的累積與技術的進步才能帶來經濟的增長。尤其是人均資本的增加對經濟成長的貢獻在短期即可見效。因此,近幾年來不論是印度的莫迪政府或者是美國的歐巴馬、川普政府無不重視國內投資與外人直接投資的增加,在製造業重回印/美的政策大纛下,戮力招商引資企圖讓製造業的就業人口回升,至今已逐漸看到成果。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採取了保守的經貿政策,在「減稅」、「擴大基礎建設支出」、「去管制」與「貿易保護政策」等幾個擴張性財政政策的大旗下力圖重振美國製造業。美國政府當局對製造業的重視始自前歐巴馬政府「製造業回流的方針」至今日川普政府皆維持一致的戰略目標,即透過製造業的再起帶動就業率與薪資水平的提升,減緩貧富差距惡化。在這樣有著廣大內需市場、政府政策支持且政策具一致、可預測性的環境下,今年7月27日,臺灣企業家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先生把握先機與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召開記者會宣告將於未來四年於美國投資100億美元。第一步將在威斯康辛州打造目前世界最先進的液晶顯示器(LCD)面板廠,預計創造3,000個工作機會,未來甚至有超過13,000個潛在工作機會。整體而言,美國重振製造業的方針是正確且逐漸有效的。

政府應明確經貿戰略 因勢利導引領產業升級

反觀臺灣經貿政策的演變,自1980年代即提出「亞太營運中心」、扁政府「臺灣Double」、馬政府「自由經濟示範區」到蔡政府「亞洲矽谷」,臺灣從不缺經貿戰略,臺灣缺的是貫徹到底的政策執行力,因為我們好的政策總是因為政黨惡鬥杯葛與政黨輪替而夭折。缺乏一致性、可預測性是一直以來受產業界詬病的缺點,但卻一直難以改善。筆者認為,政府在規劃經濟計劃時,應參照臺灣當前社會發展的要素稟賦,我們那些產業具有比較利益、那些產業相較外國同行則成本較高,不具比較優勢,在這個基礎上因勢利導的去引領產業的轉型與發展,進而推升本國的成長。尤其是在當前臺灣經濟欲振乏力、投資不足的情況下,更應趁這波國際經濟景氣復甦的勢頭上時,戮力改善國內投資環境,解決「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等「五缺」,增加國內投資與就業機會,引領產業的升級再造。前世界銀行行長林毅夫提出的新結構經濟學中提到,政府的功用過猶不及。政府應當識別那些產業是在當前時空背景下去有比較優勢的產業為其提供良好的基礎設施與研究,並協調、解決外部性的問題。因此政府所推行的「前瞻計畫」應擺在「亞洲矽谷」的經濟戰略下去做規劃,讓前瞻計畫的推動能成為實現亞洲矽谷的材火,加速臺灣產業結構的轉型,實現亞洲矽谷的目標。

前瞻計畫應重工業4.0 精準投資

是故在財政情況捉襟見肘的情況下,前瞻計畫應以能最大化推動實現亞洲矽谷動能的政策為優先,並非為人所詬病且財政前景不明的軌道計畫。軌道計畫固然能增加城市交通的便利性,但已非當前最前沿的技術之一,且耗資甚大也不符合臺灣當前的比較利益優勢。政府應以工業4.0的眼光出發,重新構建新的交通計畫,也可以作為加速臺灣進入工業4.0的助力。借鑒中國大陸推動工業4.0的經驗,他們將全國已進入工業4.0的工廠列為模範廠,鼓勵將工業3.0的工廠往工業4.0的技術邁進,補助尚停留在工業2.0的工廠能加速升級換代的速度。我國應參酌他國經驗,憑藉我們的比較優勢走出一條臺灣經濟升級再造的路。

*作者畢業於中正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目前任職於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中心


相關報導
郭董被擺一道?! 川普:富士康要加碼到300億,我答應郭台銘不會講
呂紹煒專欄:市場是祖國?不會再有的「郭台銘總統」

★更多追蹤報導

計畫曝光 郭董證實將到密州發展無人駕駛
川普透露砸300億美金? 郭董說金額還無法確定
鴻海全球造鎮 打造健康科技城
郭台銘談投資密西根州和美國 看三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