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台電脫碳、碳價機制如何有效出擊?台灣氣候行動下一步怎麼走?10堂人人必懂練習題
今年8月8日,賴清德總統召開第一次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會議,會中展現台灣追求永續及跨世代淨零義務的決心。相對於此,美國國安會研究顯示,未來非單一地區或領域能主導的多元價值競爭將加劇全球的衝突。臚陳於下者,正是圍繞著國際政經發展而值得我們關心的課題。
一、從國際政經發展,務實了解國家面臨的治理困境
人為碳排是全球問題,台灣須在氣候行動過程中保持策略性自主(strategic autonomy),這是近來歐盟在議會及理事主席改選過程,由於各成員國面臨不同程度的國安、競爭力、市場所衍生的國家策略問題,造成傾向反氣候行動的右派獲利選舉結果,也導致能源、電動車轉型延宕及農業部門停滯。
在美國,川普再次激起氣候行動的懷疑論。台灣該如何在氣候政策妥適回應國際環境變動影響並保有彈性,攸關重大。
二、啟動台灣綠色新政來擴大氣候政策的施政格局
氣候行動須保有兼容願景的彈性,故應參考歐盟綠色新政及美國拜登總統的氣候變遷議程,以更大的格局納入各部會職權,並完善法政基礎、驅動各部會將成就永續及韌性台灣願景、納入成為其職權事項、研提計畫、主動配合國家氣候計畫需求投入人力與物力並納入績效管考,應是台灣氣候行動的下一步。
三、強化淨零的法制基礎,以跳脫言人人殊的困境與政治動盪
法治國原則對台灣並不陌生,但我國推動氣候行動的過程,不論核電、再生能源、碳費、綠色金融等,只要面對困難,法制不周總是頭號理由。如何將具永續領域知識的人才施以接續的法學教育來養成讓社會信任的律師,可參考日韓經驗改革。
四、讓跨領域、跨世代的氣候行動目標淺顯易懂
只要提及氣候政策,不同專業或族群各有解讀而難以跳出像擁核、非核二分概念的爭議。一如大家對民主價值有基本認知,面對諸多領域的爭議,大家往往有不同解讀,但原則上對維護民主有共識。未來對減碳,我們應能具備同樣淺顯易懂的認知,並在其基礎上形塑大家對減碳目標的存在及其落實方式的共識。
以歐盟為例,一方面面臨綠色新政的躊躇,一方面仍決議2040年減碳90%,這代表多數歐洲人對減碳具有維護地球及永續家園的共識。這顯然值得我國重視,畢竟有同心,方能異中求同。
五、調整創新能源的建設策略
對台灣而言,除財務與開發管制是我們的主軸問題外,被列為影響氣候行動的地緣政治因素的土地使用,更是台灣擘畫下階段能源轉型政策的限制條件。
國際再生能源發展協會指出,現在我們需要更堅定的能源政策。而此次對策委員會對強化電網韌性的建設確實是核心問題之一。
六、聚焦台電的現代化與經營模式合理化,來趕上能源配比脫碳的期程
近期國際能源署指出,全球能源結構的脫碳尚遠,但化石燃料的使用已達峰,讓能源脫碳可期。那麼被界定為工業國的台灣,幾乎把所有能源轉型的壓力都放在台電,儼然台灣推動能源轉型的能量有如百萬將軍一個兵!
此外,我們尚未電業自由化,所以思考合理化台電經營架構來擘畫台電脫碳路徑,並連結碳價機制,導入自由市場功能讓全民共擔減碳義務,為電業自由化奠基。
七、由環境與經濟部門攜手來合理化基礎工業的淨零策略
綜觀國際趨勢,手握淨零轉型核心碳定價工具的環境部,必須和引領國家能源轉型、低碳產業與綠色貿易的經濟部合作,藉由產業政策工具驅動台灣氣候行動。而當前歐美紛紛採行的法制化綠色成長或重工業、淨零立法,則是我們必須借鑑的體制建設。
八、積極導入巴黎市場機制以因應國際貿易,尤其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的挑戰
正因巴黎機制強調導入全球一本帳的碳權盤查與治理體系,這種建立在連結全球碳交易登錄平台基礎上的市場導向設計,成為台灣必須也唯一能連結巴黎協定氣候行動的管道。尤其CBAM是源自歐盟碳定價機制(EUETS)的改革時,透過客觀的自由市場碳價來對應CBAM的憑證價格調整顯然是最具邊際效益的作法。
九、在碳定價基礎上整合能源效率的多樣政策,並導入綠色資金
能源效率被稱為第一燃料,歐盟也將其納入在達成2030年減碳55%目標上貢獻36%的條件。當前由於能源效率計畫欠缺國際認可的減碳方法學,導致直接以能源效率作為碳信用額度抵換計畫標的之碳洩漏或道德風險偏高。然基於我國再生能源開發困難,如何借重第一燃料屬性,借鑒發展中的能源效率證書(EECS),輔導我國具國際競爭力的節能服務產業,可作為我國碳定價減免的標準與驗證機制。
十、以循環經濟取代取、用、廢棄的線性經濟
循環經濟的努力聚焦在產業供應鏈循環設計(範疇1、2、3)。目前我國已在碳盤查多所著墨,但界定碳排足跡後,不論生產製造(範疇1)、電力使用(範疇2)都未見制度化的減碳誘因政策,至於範疇3,更連碳排數據及可歸責排放主體都不明。期待環境部強化將廢棄物轉換為資源的法治基礎,讓管制架構能跳脫管制命令式的高成本模式。
氣候行動是強調覺醒與犧牲的過程,總統籌組國家級委員會在回應人民追求積極行動的期待,然證諸全球氣候行動因疫病、戰爭、經濟危機,甚至選舉而呈現起伏,或許如何在這些課題促成公私部門及大眾的議和,找出社會最適結局,更是委員會首要之務。
延伸閱讀:AI資料中心愈來愈多,缺電問題如何解決?黃仁勳:核能是乾淨能源好選擇
白話科技|碳費、碳稅、碳權是什麼?碳費懶人包:收費辦法、徵收對象一次懂
責任編輯:蘇柔瑋
更多報導
Vpon創辦人辭任CEO,全面退出經營管理!新一任CEO是誰?申請上市有變數?
聯發科Wi-Fi 7網通晶片進軍歐洲,獲讚「能效比同級最高」!一文解密Wi-Fi 7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