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璧珍觀點】用 AI 與 XR 打造無牆博物館

「無牆博物館」這個名詞近年來很常聽到,尤其是出現在各大城市的市政規劃中,目前已經是城市建築或展示規劃中常用的概念。

最早「無牆博物館」的名詞是來自法國藝術理論家 Andre Malraux 的著作 Museum without Walls 一書,書中反思對藝術的看見,不應該只在博物館中,真實的博物館未必完整,而是應建構每個人「想像中的博物館」。

而在現今的元宇宙的科技互動世界中,無牆博物館更代表了展示手法的創新,博物館不僅可以在線上、戶外、更可以虛擬或虛實融合,展示體驗必不然要聚集在某個限定區域,還可將過去、現在與未來串連起來,如同 Kevin Kelly 在「5000 天後的世界」一書所說,在鏡像世界中,歷史將成為動詞,透過 XR 延展實境與 AI 相關技術,可以隨時倒轉時間,呼叫出場域以前的景象或人物,每個人可享受探索或創作各種資源的樂趣。

事實上在數位互動時代中,博物館和文化機構,甚至是旅遊、零售商場,都需要提供嶄新且吸睛的體驗,以達到聚客與傳播效果,而受眾本身對於沉浸互動感體驗的渴望也日益增長。根據調研機構 Harris Interactive 在 2020 年的一項調查,71% 的受訪者認為發展數位工具對遊客和文化機構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調查中更顯示,84% 的人認為數位工具可以讓民眾更輕鬆地體驗與理解文化遺產,而 83% 的受訪者則認為數位工具讓博物館與文化遺產呈現嶄新面貌,71% 的受訪者也認為數位工具是吸引人們參觀博物館的要素。調研中還進一步指出,年輕人對 XR 技術的需求強烈,其中 74% 的年輕人表示願意參與沉浸式展覽,71% 的人願意參與體驗 AR 擴增實境中的物件展示,65% 的人表示喜歡使用擴增實境參觀博物館。

因此近年來各個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自然歷史場館、文化園區等,甚至於智慧城市的佈局,皆紛紛積極主動回應對現今沉浸式體驗技術,也就是 XR 延展實境,包含 AR、VR 與 MR 等擴增實境與虛擬實境等應用,以下便舉例幾個近期在博物館與文化領域相關案例現況。

7-02.jpg 圖/截自科宇宙悠遊學
7-02.jpg 圖/截自科宇宙悠遊學

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打造 XR 無所不在的學習

在世界重要城市都有大型博物館,主要典藏了藝術、文史、自然科學或特定主題的瑰寶,一般歸納博物館之功能有典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四大維度,但對一般民眾來說,博物館是休閒娛樂與獲取知識的主要場所。而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為台灣在自然科學教育的國家級場館,場館中的生命科學廳、人類文化廳、地球環境廳、自然學友之家、植物園等館設,涵蓋了從考古與人文,地球科學與生態環境等豐富館藏。

近年來科博館更透過館內研究人員、專家與學校老師共同合作,結合108課綱教材,希望由學校到博物館,甚至串連各年齡層所需的知識,達到從學校到館內,線上與實體的虛實融合互動體驗。目前已打造上百隻線上互動數位學習影片,與館內多條 AR 學習路徑,並搭配教育大數據與數位測驗題,打造以使用者為核心,讓學生可以從學校或家庭開始出發進行有故事性與沉浸感的體驗式學習,最後再串連到館內進行實地互動探索,達成任務後再透過學習後的反思與問答,完成有深度的探究式學習,案例豐富精彩,開創國內外XR互動體驗式數位學習的先例。

7-03.jpg 圖/YouTube/科宇宙悠遊學
7-03.jpg 圖/YouTube/科宇宙悠遊學
7-04.jpg 圖/宇萌數位科技 提供
7-04.jpg 圖/宇萌數位科技 提供

北一女光復樓數位導覽:建構古蹟沉浸互動新美學

北一女光復樓不僅是北一女人青春的共同回憶,更是珍貴的日治時期建築,也是台北市市定古蹟。自 2011 年起,經過多任校長與校友會的奔走與努力,得已爭取到政府支持,展開光復樓古蹟修復與整建計畫。計畫中並導入 XR 沉浸式數位科技展示設計,期待重現光復樓的歷史故事,並塑造數位與美學教育。

光復樓數位導覽設計了 14 個光復樓專屬 AR 科技圖騰,用 AR 遊戲與歷史再現手法,導引校友與同學進入回憶長廊,用手機即可穿越古今,看到當初打造光復樓的日本建築師篠原武男、江學珠校長、教官等,透過聲音、動畫、虛擬角色、復古 3D 空間等媒材,打造生動的互動導覽情境,探尋光復樓故事。

另外,本計畫也透過數位影像與 AI 技術,打造沉浸式數位展演空間,將北一女的青春年華共同記憶,用復刻版影像紀錄與保存。沉浸式空間中也有一處 Kiosk 機台,讓校友與北一女同學可以理解光復樓的修復記實,亦可上傳同學的創新作品,還有時空留言牆與AI試穿校服等功能,讓大家可以共創對北一女的暖心回憶,並穿越時空化身各時期的北一女人。

7-05.jpg 圖/宇萌數位科技 提供
7-05.jpg 圖/宇萌數位科技 提供

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創造互動觀光景區標竿

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位處台南山上區,是日治時期所興建的水利設施,至今已有百年歷史,為國內少數結合古蹟、博物館、觀光與文創園區之多功能場域,於 2019 年正式對外開放,佔地 56 公頃,是國內面積最大的國定古蹟,2023 年並榮獲觀光亮點獎,已成為大台南地區的知名觀光園區,擁有保存完整的歷史建物與水利設施,且佔地幅員廣闊。

水道博物館從開放之初就希望既有設施與創新的互動裝置結合,透過新舊並存的靈活設計,達到生動的導覽與吸引人流價值。園區中設置了 25 個 AR 互動點位、穿越時空鏡、水旅程沉浸式互動投影裝置、AR 互動拍貼機等互動設施,其中 AR 協助景區以 1:1 復原了 36.3 公尺高的煙囪,讓煙囪的雄偉與內部材質復刻重現,吸引民眾體驗造訪,讓園區成為外交參訪、校外教學、家庭踏青、觀光旅遊的必打卡地點,讓無圍牆博物館的概念成功實現在民眾眼前。

7-06.jpg 圖/台南市文化局 提供
7-06.jpg 圖/台南市文化局 提供

有鑒於近年來世界各國的文化機構與歷史場館皆紛紛透過 AR、VR、MR 技術來達到創新展示的目的,增加與體驗者的互動,有效對於媒材的使用與傳播價值體現多元結合的效益。因此,無論是巴黎聖母院、凡爾賽花園、奧塞美術館、大英博物館、英國國家美術館等世界級知名場館,或圖坦卡門、蒙娜麗莎、自由女神等經典作品,皆透過 XR 沉浸式技術呈現觀賞與互動參與之可能性。

相信透過 XR 技術的演繹,無論是獲取更多文物與古蹟的資訊,或是協助參觀者得到更多延展性的具體經驗,甚至為文化遺產的新型態商業模式開拓新的道路,連結更多情感與想像力,都是未來可見落實「無圍牆博物館」於生活中的無限可能。

【2024 AI TAIWAN 未來商務展】7/25-7/27 全台最大 AIX 新商業轉型盛會就在圓山花博爭艷館

更多報導
「真 VR」時候未到?XR 供應商環耀實境,選擇將「假 VR」環景攝影做到極致
XR 大時代來了!行銷大師 Kotler 宣告「行銷 6.0」就是沉浸式 XR 元宇宙行銷
開箱蘋果 Vision Pro,3 視角透視其內部條件與外部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