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凍美中關係?美駐華大使:願與中國對話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週二(5月2日)表示,美國已準備好與中國舉行高層會談,並希望在兩國之間建立更好的溝通渠道。他強調,美國的大門是敞開的,但下一步的兩國關係改善,取決於北京的態度。

美國NBC新聞報導,伯恩斯表示,美國與中國的關係仍然複雜且充滿競爭,但華盛頓並不尋求與北京發生衝突,並相信更多的對話將具有建設性。

伯恩斯在華盛頓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舉行的一次線上活動中說:「我們的觀點是應在兩國政府之間建立更好、更深層次的渠道,我們也準備好對話。」

「當然,當你遇到大問題並且在關係中存在重大分歧時,這樣做尤其重要。我們從不避諱討論,我們希望中國人能在這件事上與我們相向而行」,伯恩斯說。

他此次言論是迄今為止最明確的信號,表明美國拜登政府渴望在台灣、貿易和中國氣球進入美國領空的緊張局勢之下,恢復與中國的更廣泛對話。

雙方關係仍僵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自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以來,美中關係時好時壞。人們普遍期望拜登政府會降低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時期對中國實施的部分懲罰性關稅,但這並沒有發生。

去年10月的中共二十大之後,中美關係的凍結似乎有所緩解。伯恩斯當時在北京會見了時任駐美國大使秦剛和時任中國外交部長的王毅,隨後拜登11月在印尼會見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但今年1月下旬,美國發現一個來自中國的氣球飛越美國,並在2月初擊落該氣球,自此美中關係的進展也偏離了軌道,此事更導致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取消原定的北京之行。

已上任14個月的伯恩斯說,「現在很難預測雙方何時會再次接觸」。他表示:「我們不想與中國發生衝突。我們不想回到與中國的冷戰狀態。我們需要讓這種關係更加穩定。」

伯恩斯說,華盛頓對台灣的政策沒有改變。他也認為台海分歧應以和平方式解決,呼籲中國處理台灣問題時放棄使用武力。

美國不打算與中國脫鉤

據彭博社報導,伯恩斯以去年10月份美國限制半導體出口為例,強調美國遏制中國技術與貿易的舉措是有限的,這是為了避免加強對手的軍事能力。

伯恩斯說:「我們並不是在考慮分開我們兩個經濟體,但在某些領域我們已經採取、並將繼續採取保護我們國家安全利益的措施。」他指出,兩國雙向貿易關係的投資正在增加,而不是減少;不過,有些特定的先進科技領域對美國而言深具國安利益,因此美國採取了限制措施。

報導稱,伯恩斯的言論強化了美國官員最近幾週發出的信息,即拜登政府對中國的關係希望尋求「去風險」,而不是「脫鉤」。

據路透社報導,伯恩斯稱中美關係需要更加穩定。不過,由於中國對新冠防疫的限制,加上發放的簽證數量減少,目前只有大約350名美國學生在中國學習。

「在過去3年裡,我們兩國的社會脫鉤了。這不健康。這不聰明」,伯恩斯說。

對中國外企前景的憂慮

美國的盡職調查公司美思明智集團(Mintz Group)先前表示,中國當局在3月底突襲了其北京辦事處,並拘留了5名當地員工。中國外交部當時表示,美思明智涉嫌非法經營。此外,美商諮詢企業貝恩策略顧問公司(Bain & Company)上週也傳出其上海的辦公室有中國警方上門。

中國官方還表示,將對美國存儲芯片製造商美光科技公司在中國銷售的產品,進行網絡安全審查。此前,美國也採取措施禁止中國獲得尖端芯片技術。

針對外國企業在中國的投資處境惡化,伯恩斯認為,大多數美國企業希望留在中國,但正在推遲投資,直到他們能夠確定中國鬆綁清零政策後的開放前景,能夠持續下去。

伯恩斯還說,由於擔心維吾爾人和其他穆斯林少數民族遭遇強迫勞動,他已警告美國公司,應謹慎遵守禁止從中國新疆地區進口商品的美國法律。

「不要試探該法律的底線。在各個方面都要遵守它」,伯恩斯說。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