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嚴三十週年 人權館策劃影展省思人權面向

國家人權館籌備處這幾年積極推動白色恐歷史口述影像紀錄,讓受難者能夠將歷史記憶公諸於世,成為「公共的記憶」。今年適逢解嚴三十週年,人權館籌備處進一步策展「台灣國際人權影展」,希望透過國內外人權影片放映,帶領民眾反思與批判,以更寬廣的角度思考人權的多面向。 人權館主辦的「台灣國際人權影展」以「釋放的記憶」為主題,反思台灣走過解嚴三十年後,進入民主時代的今日,應該如何看待人權內涵與價值。 策展人王耿瑜從「政治效益」、「思想革命」、「藝術之爭」三個面向,挑選了國內外多部知名人權影片參展,如以色列紀錄片「守門人」訪談6位前以色列國安局長,藉由他們親自口述,談他們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衝突中他們扮演的決策角色和心路歷程;「德國人生」紀錄片則透過曾擔任德國納粹宣傳部部長約瑟夫.戈培爾秘書的布倫西爾德.彭瑟爾角度,思考現今法西斯主義是否真的蕩然無存。 「藝術戰爭」和「紅色高棉:失落的搖滾樂」藉由塗鴉藝術、音樂,反思人與權力和藝術的關係。影展同時放映「全民公敵」、「醉馬時刻」兩度受到矚目的劇情片,以及代表台灣白色恐怖時代與野百合時代的兩部紀錄片「白色王子」和「末代叛亂犯」。 王耿瑜強調,台灣進入民主時代,應該以更健康、更寬廣的視野,再一次審視人權的意義,透過影展不同觀點的詮釋和歷史的距離感,大家學會彼此溝通,相互理解,才能創造更美好的未來。王耿瑜說:『(原音)透過電影讓我們學習到很正面的一種彼此的溝通,跟彼此的觀看,用一個尊重的方式,這是我期待在這個影展能夠提供出來的觀點,透過不同的觀點,以及人跟歷史的距離感,我們可能都對於人權會有多一點認識吧!』 為深化人權教育,該影展將從10月14日起至11月29日,展開全台盛大巡迴以及映後座談會,邀請各界專家學者與觀眾面對面的對話。王耿瑜表示,影片打破了「非黑即白」主觀立場,提供大家更多一些對話討論空間,其實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