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出國旅遊潮排擠國旅 業者盼開放陸客成選戰焦點

下午的高雄小港機場團客排隊辦理登機,準備飛往國外,3年疫情悶壞眾人,好不容易解封都想出國看看,其中以日、韓為最大宗。

赴日台灣旅客表示,「已經2年沒出國,那2年後的現在剛好疫情沒了,就可以出去玩。」

據觀光署統計,解封後今(2023)年至9月底為止,台灣出國人次約842萬,6至9月更是每月都超過100萬人。雖還不到2019年總人次一半,卻已對國旅產生排擠效應;期待疫後振興的業者,看著不如預期的人潮,更期待陸客帶來的榮景。

後壁湖海產街業者謝小姐指出,「陸客來消費還蠻不錯的,價格方面他們也能接受。」

業者表示,過去有陸客時,海產街不分平假日總是高朋滿座,拉高至少5成業績,而陸客開不開放也成了總統大選的討論話題之一。

墾丁飯店業者邱顯順認為,「希望政府能夠開放陸客的自由行,因為陸團大部分不會住在墾丁。」

台灣2008年開放陸客後,人數逐年增加帶來龐大收益,最高峰2015年418萬人次,佔當年總旅客數4成。

但學者認為,陸客市場因政治因素並不穩定,不應把雞蛋全放在同一個籃子。

高雄餐旅大學觀光研究所教授劉喜臨認為,「陸客還是可以去開放的,只是說不要一頭熱,把所有未來台灣觀光的發展都投入在陸客身上。」

其實,陸客雖在2016年政黨輪替後減少,疫情前來台觀光總人次卻相對逐年成長,因為日韓等亞洲國家遊客增加了;但來到台灣最南端的鵝鑾鼻燈塔,商店街、停車場空蕩蕩,店家苦苦盼著的遊客到底去哪了?恐怕得先釐清台灣觀光的問題出在哪。

香港旅客說道,「交通我們也是沒有那麼方便,因為我們不太清楚那些路或者有什麼車可以乘搭。」台灣旅客則認為,「住宿出國玩比較便宜。」

團客提著行李魚貫進入飯店大廳,台灣疫情期間因前期防疫有成,迎來國旅大爆發,但平穩的生活也讓觀光水平停滯不前,台灣多數老街、夜市等景點十年如一日。

台日旅館民宿經營者莊淑萍表示,「日本有很多都改為機器,進去check in就都有機器設備, 你不需要人力在那邊。」

高雄餐旅大學觀光研究所教授劉喜臨補充,「並不是說新加坡的資源有多好,但是他開始去創造這種屬於人造型的景點。」

除了停滯問題,觀旅業還得面臨疫後人力短缺。

抖開床單、一氣呵成地鋪上,觀光署初估旅宿業光房務清潔就缺工至少5500人考慮引進移工,但也有業者擔心移工受限語言、管理不易,在政府尚未決定開放前,許多飯店選擇跟學校產學合作。

墾丁飯店業者張譽騰說明,「實習生就是在實習期間表現良好,讓他畢業後可以繼續在我們飯店繼續工作。」

缺工、原物料漲價等問題反映到住宿、美食等觀光消費上,雖是不得已,但加上停滯不前的觀光水平後,在遊客看來就是所謂的CP值不高,也導致消費意願低落。

高雄餐旅大學觀光研究所教授劉喜臨強調,「台灣不是只有阿里山、101,我們有很多在地的這些文化特色,甚至是在地的這些內涵。」

在台美國人Duggar Parrish則建議,「我想台灣若能在國外媒體多一點曝光,讓外國人覺得是被歡迎的,效果會比較好。」

陽光、蜿蜒海岸吸引不少外國人來衝浪、玩水,就算什麼都不做,學者認為來台觀光數,最終仍可回到疫情前水準,但若想精益求精,政府及業界仍須共同努力,全面提升品質,才能讓台灣真正在國際觀光市場站穩腳步。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2024大選/蔡賴嘉義輔選立委 批藍白公然分贓
2024大選/民調採計雙方無共識 藍白互喊話繼續協商
2024大選/朱立倫回應柯辦 稱有誠意合作希望盡快化解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