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歷史謎題 中蒙聯手挖掘匈奴貴族墓葬群

中國大陸考古人員多月以前與蒙古專家聯手在蒙古挖掘匈奴貴族墓葬群,無論墓葬結構還是隨葬品,都體現出兩漢時期中原文明與草原文明的互動和交流。

陸媒澎湃新聞報導,中蒙專家7月下旬展開這項為期3年的「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研究」,挖掘目標是蒙古國後杭愛省溫都烏蘭縣境內的高勒毛都2號墓地。

中方隊長周立剛表示,高勒毛都2號墓地是一處匈奴貴族墓葬群,位於人煙稀少的牧區,距離最近的城市約100公里,2001年被發現後,烏蘭巴托大學考古學系挖掘了其中編號為M1的大型墓葬及陪葬墓。

周立剛說,中方考古人員這次抵達後,與蒙方合作完成了編號189的第二座大型墓葬外圍清理,並對12座陪葬墓進行挖掘。

報導表示,這座大型墓葬為一座甲字形積石墓,坐北朝南,墓室及墓道邊緣砌有石墻,在地表至今留有大量石塊。12座陪葬墓為圓形積石墓,呈弧形分布於主墓東側。

據報導,這些陪葬墓雖然都遭到不同程度盜擾,出土遺物數量較少,但是種類豐富,既呈現明顯草原特徵的陶器、鐵器、銅器和精美的金銀器,又有典型的漢朝器物,例如帶有「內…清…」字樣、流行於西漢中後期的昭明銅鏡等。

考古人員認為,這批陪葬墓年代上限應該不會早於新莽時期,下限不會晚於1世紀中葉,相當於中國的新莽時期和東漢早期。

專家說,無論是墓葬結構還是隨葬品,都體現出兩漢時期中原文明與草原文明的互動和交流。專家因此對接下來主墓的發掘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