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薩爾斯堡談莫札特

此次奧捷遊最讓人期待的兩個行程之一,便是參訪被公認為史上最偉大的古典音樂家莫札特的出生地薩爾斯堡。莫札特也在此地度過他短暫35年人生之半。
 
我雖然也喜歡聽古典音樂,但始終停留在「外行聽熱鬧」的程度,離「內行聽門道」不止萬里計;但對這位天才音樂家卻是仰之彌高,打從心裡頭認為莫札特是上帝的使者,負責把天上的音樂帶至凡間,使命完成後,便飄然遠去。
莫札特是奧地利古典時期作曲家、鋼琴家、小提琴家。在他短暫的一生創作了800多部作品,包括交響曲、奏鳴曲、弦樂四重奏、彌撒曲、安魂曲、小夜曲及一些小型歌劇,產量之豐、種類之多元,對後世之影響,依我個人膚淺的看法,幾乎是擧世無雙。

奧地利之旅,走在石板路舖成的巷弄裡,都是一種享受。也頗有歷史感。(圖/李培雄提供)

進入薩爾斯堡,在石板路舖成的巷弄內蹓躂,看到一幢古老建築,抬頭仰望四樓,那就是莫札特出生的地方,心中卻浮現「斯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般的落寞。
莫札特(德文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791年,被樂壇歸為古典主義古典樂派。
莫札特三歲便已展現出他非凡的音樂才能。他具備絕對音準、超出常人的記憶力。
在音樂家父親的教導下,五歲開始學習教大鍵琴、小提琴、管風琴和樂曲創作;六歲時他已譜出四首小步舞曲和一首快板。
在父母的規劃下,莫札特七歲時便以神童之姿展開為期七年的歐洲幾個城市的巡演。
在以後的某次巡展中,莫札特在維也納遇見了「交響樂之父」海頓,展開了兩人亦友亦師的關係。

維也納古典樂時期三傑,包括海頓、莫札特、貝多芬。(圖/取自維基百科)

海頓對莫札特極為欣賞,莫札特也對海頓尊崇有加。1785,莫札特獻給海頓一套六首弦樂四重奏集- -「海頓四重奏」,被認為是對海頓於1781年出版的作品33-弦樂四重奏之酬作。
海頓在聽過莫札特所獻的弦樂四重奏後,對莫札特的父親說「你的兒子是我所認識或知道的最偉大的作曲家,他有最好的作曲學問,也很有品味。」
而莫札特認為海頓是他的知音,稱他為「海頓爸爸」,「只有他能使我歡笑並且深入我心靈的密處。」
至於莫札特與另一位「維也納音樂三𠎀」- -貝多芬間的關係,有一個說法是,1787年,年輕的貝多芬在維也納待了數個星期,希望投入莫札特門下,但卻沒有確切證據證明這兩位作曲家曾碰過面。
隨著莫札特創作的不斷發表,他聲譽鵲起,收入顯著增加,他也過著奢華的生活。
由於不善理財,莫札特的晚年生活一度陷入困境。
雖然他竭盡全力,仍未能在生命結束前完成這部作品;剩餘的部分是由他的學生接手完成。有人說這首安魂曲幾乎是莫札特為自己而寫。
到今天莫札特留下的有標題的作品如「費加洛婚禮」、「魔笛」、「小星星變奏曲」、「朱彼德交響曲」、「土耳其進行曲」、「法國號協奏曲」及「安魂曲」等,沒有標題的作品如小夜曲K525等等,都是音樂聲一響起,聽眾便可以跟著哼吟的著名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