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視新竹市文化資產 文化部長史哲:只要地方有心 文化部一定支持

文化部長史哲(右四)、立法委員鄭正鈐(右三)、國定古蹟進士第所有權人代表鄭武恩(左三)、新竹市文化局長錢康明(左二)等人,於國定古蹟「進士第」前合影。
文化部長史哲(右四)、立法委員鄭正鈐(右三)、國定古蹟進士第所有權人代表鄭武恩(左三)、新竹市文化局長錢康明(左二)等人,於國定古蹟「進士第」前合影。

▲文化部長史哲(右四)、立法委員鄭正鈐(右三)、國定古蹟進士第所有權人代表鄭武恩(左三)、新竹市文化局長錢康明(左二)等人,於國定古蹟「進士第」前合影。

文化部長史哲今(一)日訪視位於新竹市的「國定古蹟進士第」及「市定古蹟新竹國小百齡樓」。本次「歷史五期」計畫,新竹市共申請十六案,獲核定補助十二案,核定總經費二點二億元,文化部核定補助一點二億元。史哲表示,新竹古稱「竹塹」,擁有73處古蹟歷史建築,全國108處國定古蹟更有5處在新竹市,包括新竹火車站、新竹州廳、進士第、竹塹城迎曦門、鄭用錫墓等,密度為全臺第五高,顯示新竹市保存許多完整且為各時代建築類型典範,市民也具有高度維護文化資產意識。史哲說,補助不分黨派、縣市,只要地方有心,「文化部一定支持」。

文化部指出,近幾年文化部以前瞻基礎建設補助新竹市共9.02億,其中「再造歷史現場」計畫補助新竹市5.13億元;另外「歷史四期」補助2.34億元,加上本次「歷史五期」首批核定補助1.25億元,文化部近年投入補助新竹市文化資產保存修復經費共八點七億元。

「國定古蹟進士第」為「開臺進士」鄭用錫於一八三八年建造的宅第,至今有一八五年歷史,新竹市於一九八五年指定為古蹟已近四十年。其格局為三落兩院建築,門前吊筒木雕與左右兩側獅座工法栩栩如生,正廳木格扇門雕花亦具古樸典雅之風,底層卍字不斷,上層有詩句及富貴平安雕刻,文化部歷年補助修復工程包含彩繪修復計畫等,共補助六七七八萬。文化部與新竹市將與所有權人持續溝通協調,期盼打開這座百年古蹟,提供民眾導覽參觀。

史哲表示,文化資產修復不只是要把大家帶到過去,也期盼一起帶向未來,進士第目前尚未彩繪完成的建築樣貌,讓我們得以看見時間的刻痕,彩繪完成後,完整修復的面貌也將持續帶領我們走向未來。史哲並再次強調,保存維護文化資產,「只要可以做,一定盡力做」。

今日訪視行程,包含立委鄭正鈐、國定古蹟進士第所有權人代表鄭武恩(祭祀公業法人新竹市鄭永承)、新竹市文化局長錢康明、新竹市教育處督學黃惠屏、新竹國小校長胡如茵等共同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