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修《央行法》設主權基金 吳欣盈:要設專法老早就設了
【民眾網記者劉家瑜/綜合報導】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10)日召開《央行法》修正公聽會,針對提出運用10%外匯存底成立外匯投資基金(FXIF)進行辯論,該提案已取得立法院跨黨派64位立委簽名。提案立委吳欣盈表示,央行資產都是債券與現金,過去十年每年投報率約2.64%,遠低於新加坡主權基金(GIC)年化報酬率高達7%。
吳欣盈解釋,成立主權基金,已經不是Yes or No的問題,而是Who and How?如果要設立專法老早就設立了,況且我國面臨地緣政治風險,已經不能再等了,全世界有172檔擂主權基金,像新加坡小小的500萬人口也有兩個主權基金,為什麼台灣不能?這不是純財經政策的決定,是一個國家的決定,台灣要得到全世界的國家的尊重,就必須做直接的投資。
吳欣盈主張,為了能夠活化國家資產,為下一代留下更多財富,需將國家資產分為貨幣政策面與非貨幣政策面(Monetary & Non-Monetary)。貨幣政策是央行的法定責任,資產以流動性高、投資週期短的現金等價物、債券為主,維護幣值穩定;而非貨幣政策面則是超額的外匯存底進行活化,投資流動性低、投資週期長的股票、另類資產等,追求報酬最大化。因此她提出由央行使用部分外匯存底,成立獨立公司操作外匯投資基金(FXIF),做為台版GIC。
對於四大基金就有主權基金的功能,吳欣盈也說,「但其實FXIF和現有的四大基金、國發基金主要目標不同,關鍵在FXIF 100%投資境外,有較多國際鏈結,也才能實踐前面所提到的外交、國安、財政等助益。四大基金與國發基金,與FXIF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才有另外成立新基金的必要。」
吳欣盈補充,台灣運用外匯存底太保守的問題,中研院王平等4位院士,在去(2022)年發表的「臺灣貨幣金融改革改革政建議書」中也曾指出:「大量資源、特別是中央銀行的外匯存底,沒有得到最佳投資」、「貨幣政策不應該過度保守,因為保守政策沒有生產性」。而近年來世界各國的央行也開始檢討投資策略,例如韓國的KIC、香港的HKMA、沙烏地阿拉伯的SAMA等,都是央行將外匯存底投入主權基金的例子。
吳欣盈強調,FXIF可以協助應對當前及未來的諸多挑戰,為台灣開創新局,像世界第二大的挪威主權基金,在網路泡沫化(dot-com bubble)、2008年金融風暴,甚至在新冠疫情時都對國家提供支持。當然在短期投資會有波動,但在長期來看都有很好的報酬率。在國際上,台灣遭到外交孤立,可以利用FXIF取得世界級的投資俱樂部門票,達到雙軌外交;在國安方面,FXIF的投資可以提升台灣在國際資本市場中的重要性,讓台灣除了半導體的矽盾,也能建立全新的資本「金盾」。
吳欣盈舉新加坡為例,新加坡前副總理吳慶瑞博士,發現新加坡有超額外匯存底的問題後,花八個月就創立了GIC,全球許多國家像南韓、沙烏地阿拉伯、香港等皆用央行的外匯存底作主權基金;而台灣從2008年前副總統蕭萬長財經小組建議成立主權基金至今,因為央行反對延宕15年,面對世界局勢的變動,為政者應比照新加坡的大膽果斷,勇於負責承擔。
吳欣盈指出,「GIC官網上有一段話:“GIC enabled Singapore to develop the essential capability of managing its own reserves, placing the country at the helm of its own long-term destiny.”,她也認為,FXIF不只是一個財經政策,而是一個國家層級的重大決策。我期待台灣也可以透過FXIF,管理我們的財富,掌握我們自己國家命運的方向舵。
更多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