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伎倆多 AI也遭利用 投資型騙案最多 年輕人易上鉤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詐騙手法一直隨著科技而愈來愈「聰明」,除了機器人對話程式,人工智慧AI也被用於詐騙。避免遭到電話、簡訊、網路詐騙的方法就是,冷靜、查證、不要按著指示操作。

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統計,全美2022年的詐騙損失為88億元,較2021年增加30%。最大宗的是投資詐騙,金額達38億元,兩倍於2021年。20至29歲的人比70至79歲的人受騙機率更高,但是長者一旦上當,損失就會遠多於年輕人,因為他們多半都有不少資產。

美聯社報導,不少長者在新冠疫情期間就被騙了大筆錢財,因為居家隔離又遠離親友,所以萬一在社交平台上碰到特別熱心、噓寒問暖的帥哥、美女,不妨請懂3C的兒孫輩幫忙,用照片搜尋就可發現對方是不是假冒或是盜用照片了。

最傳統的詐騙手法是以語音通知(robocall)進行詐騙,例如宣稱中了大獎,必須提供個人資料才能領獎,或是假裝成法院、醫院,向你催繳款項。反詐騙專家說,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直接掛斷,因為正式的通知要以書面為準。

來源不明的簡訊連結千萬別點,花點時間打個電話到公司詢問,或是上網查證一下,宣稱的公司名稱加上關鍵字review或scam,經常就能幫你省下一筆錢。貿易委員會的統計,2022年的簡訊詐騙財損就超過3億2600萬元。

俗稱「殺豬盤」的愛情詐騙(romance scams)則是社交平台上針對寂寞單身者的常見詐騙手法。第一步是在社交平台加好友,對方的照片往往是帥哥美女,當加了好友後就開始要你的WhatsApp帳號,然後一步步誘騙你匯款、轉帳,或是購買大量禮物卡。特別是禮物卡,反詐騙專家說,任何正當的機構都不會接受禮物卡付款的。

猜謎詐騙(quiz scam),在臉書等平台上經常會出現,「你支持那個候選人」或是「測測你的財運」等等小遊戲,背後都是為了收集你的個資。如果是用於廣告行銷也就罷了,最怕的是趁索要社安碼或銀行帳號等關鍵資料,因為除了你的帳號可能被駭,還可能損失大筆錢財。專家說,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本不玩,說得天花亂墜也毫無作用。

網路交易詐騙(marketplace scam)不管買方或賣方都要當心。買東西時要先確認對方的評價(ratings或reviews),總數愈多的應該愈可靠,只有六、七個人的五星賣家,最好敬而遠之。賣方除了要先確認買方的身分,也要確認款項是否真的入帳。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華人家政阿姨好勵志 來美11年後創業 月入過萬
昔因通緝躲到中國…大毒梟淪落街頭 寧願回台吃牢飯
拜登家族太浩湖度假 向億萬富豪史泰爾租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