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橫行2】花招百出難杜絕 專家:防堵詐騙不該檢討被害人

陽明交大科技法律學院特聘教授林志潔表示,社會不該帶著有色眼光看詐騙受害人。
陽明交大科技法律學院特聘教授林志潔表示,社會不該帶著有色眼光看詐騙受害人。

據內政部統計,去年詐騙案件前3名依序是假投資、假網路拍賣及解除分期付款,當中假投資詐騙連續3年蟬連詐欺財產損害第一名。專家表示,標榜穩賺不賠、要求不能告訴親友等都是詐騙;而為防堵詐騙,不該再檢討受害人為何被騙、或貼上貪心或笨的標籤。

依據內政部公布2023年詐騙案件前3名,依序為假投資、假網路拍賣、及解除分期付款,其中投資詐欺造成的財產損害是所有詐騙案件之冠。檢警表示,面對花招百出的詐騙情境,只要有穩賺不賠、內線交易、不能告訴親友這些特徵,就一定是詐騙。

內政部指出,假投資自2021年起,已連3年蟬連詐欺財產損害金額第1名,其中最常出現冒用名人照片成立投資群組或廣發飆股簡訊,標榜穩賺不賠,初期讓民眾小有獲利,等加碼投資後,詐團音訊全無,民眾財產因此一夕間蒸發。

第二名則是假網路拍賣。詐團看準民眾撿便宜的投資心態,在拍賣網站或臉書二手交易社團,貼出低於市價的商品,讓民眾匯款後便失去聯絡;或是假裝買家,宣稱要買東西,因為交易失敗要賣家透過銀行帳戶連結驗證賣場,一步步帶著賣家將銀行帳戶內款項轉出到指定戶頭中。

橋頭地檢署主任檢察官鄭子薇提醒民眾,千萬不要進行場外交易。網購要回到商譽良好的平台,「透過社群平台網購,非常容易遇上詐騙。」

另外,刑事局局長周幼偉提醒,面對花招百出的詐騙情境,任何號稱有「內線交易」、「穩賺不賠」的管道,或是「到府收款」、「別讓銀行員知道」等就一定就是詐騙。

陽明交大科技法律學院特聘教授、金融消費評議中心前董事長林志潔說,許多人被詐騙是因為詐騙集團假借檢調、法院的名義恐嚇受害人,民眾擔心自己犯罪、犯錯才踏入詐騙的陷阱裡,「我們社會不該帶著有色眼光看詐騙受害人,認為他們就是貪才被騙,而不斷檢討受害人。」

更多鏡週刊報導
【詐騙橫行1】「心裡有個缺憾」 壽險業主管因為愛被騙4000萬
【達觀股市】全球股市群龍無首
【理財最前線】領有重傷卡就理賠 3張高CP值重傷險出列

看更多相關新聞
警察假扮住戶倒垃圾 埋伏擒獲詐騙車手
「心裡有個缺憾」壽險業主管因為愛被騙4000萬
假投資真詐騙逾300萬元 3派出所聯手逮2車手
安心買賣防詐 保護購屋族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