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橫行3】不僅虛擬帳號、超商條碼繳款也淪陷 檢察官查詐搖頭嘆氣

網購被詐騙的受害人James不願沉默,他勇敢站出來描述被騙過程。
網購被詐騙的受害人James不願沉默,他勇敢站出來描述被騙過程。

第三方支付發展至今,除了能產出虛擬帳號讓民眾匯款、使用信用卡繳款外,還能產出超商條碼繳款。金流斷點多,追查不易,讓檢察官在追查過程也倍感無奈、搖頭嘆氣。

第三方支付(以下簡稱三支)發展至今,除了與銀行合作可申請虛擬帳號、信用卡代收款外,還能與超商簽約,產生超商繳款條碼,讓買家也能輕易到超商繳款。正因為太過於便利,讓詐騙事件頻傳。

James就是使用網路交易,以超商條碼繳款被騙的受害人。去年7月港星陳奕迅來台開演場會,他為了想送太太結婚週年紀念的驚喜,上臉書賣票社團網購買票,開唱前7天要取票時被對方封鎖,才知遇上詐騙,總共被騙1.2萬元,「我長期在金融業工作,服務高資產客戶,還被詐騙,一直被太太碎念。」

James說,當初匯款時,賣家要求超商繳款,並約好繳款時間,時間到了才提供超商繳款條碼,效期僅5分鐘,「只要手機出示條碼讓店員掃描、繳款就算完成。對方看起來很有誠意,拍了身分證正反面想證明自己不是詐騙,旁邊還專業的寫上『與James交易使用』。事後想想,這就能證明是本人嗎?」James說自己願意站出來受訪,是希望給主管機關壓力,不想讓台灣淪為詐騙之島。

遇詐騙像是國人的日常,而政府為了去除「詐騙之島」的污名,2022年還成立了「打詐國家隊」,各銀行內部也有打詐小組,都是希望能阻止詐騙案一再發生。但偏偏詐騙橫行是不爭的事實,依據刑事警察局統計數字顯示,2019年詐欺案僅2.3萬件,但到了2023年卻增加近3.8萬件,和5年前相比成長達60%。

「若說詐欺案是癱瘓全台各地檢察署的元凶,一點也不為過。」台北地檢署檢察官蕭永昌大吐苦水表示,平均每月他手上有1/3都是詐欺案。另外,兩年前偵辦全國第一件三支洗錢案、現為連江縣地檢署主任檢察官鄭子薇則指出,詐騙案件中,就屬三支的詐騙案最棘手且最難以監控。

鄭子薇說明,因為三支金流斷點多、追錢難度高,且虛擬帳號產出太方便,每組帳號不同,又不能因為一組帳號被警示,就凍結全部虛擬帳號,影響其他正常做生意的賣家,導致案件相當複雜。

更多鏡週刊報導
【理財專題】詐騙洪流 第三方支付平台、虛擬帳號成金流大漏洞
【詐騙橫行1】第三方支付+虛擬帳號成金流漏洞 社會新鮮人掉入陷阱被騙90萬
【詐騙橫行2】1元1人就能設第三方支付 日日產出數十萬組虛擬帳號成詐團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