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杜如松《長期博奕》:在歷史的偶然中找尋大戰略的必然(上)

Globe with China in focus and a bandolier of machine gun ammo draped across it.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奔騰思潮》授權全文

作者:周永秦 / 北京大學「䇹政計畫」訪問學人、軍事評論員

杜如松(Rush Doshi),現任美國白宮國家安全會議中國事務主任,是拜登政府負責對中政策的核心幕僚。2021年7月他出版新書《長期博弈:中國取代美國的大戰略》(The Long Game: China's Grand Strategy to Displace American Order),引發熱烈討論與關注。外界好奇其立場多大程度影響拜登對中政策,也在觀察作為新興華府青壯派的「中國通」,杜氏觀點是否也反映下一輩美國政策制定者、專家學者對於中國大陸事務的新見解。

杜氏在《長期博弈》提出中國大陸存在一橫跨近三十年的「大戰略」:自上世紀90年初「三連發事件」(天安門事件、蘇聯解體、伊拉克戰爭)後,北京意識到美國將成潛在之敵,但自身沒有與之對抗的本錢。對此,中國大陸官方研擬一個從長計議的大戰略:自「削弱」戰略(1989~2008)到「建立」戰略(2009~2016),最後是「全球擴張」(2017至今),一步一腳印「取代」美國霸權。該書就以這大戰略的「三步走」,分軍事、政治、經濟三部分,論證中國大陸在這些領域的發展,都是依循大戰略步伐。

探討當代中國大陸崛起與意圖的書所在多有,杜氏《長期博弈》特別在於他在文獻審閱上的用心著墨:用近三十年大量中文資料的統整與蒐集,更有系統組合中國大陸該段時間的「意圖」與「行動」,而這兩元素正是國際關係學科中觀察行為者的關鍵指標,讓其論點看上去頗具說服力。不過細而觀之,會發現仍然有遺漏、缺陷之處,有待深入論證。

就軍事領域為例,杜氏認為在「削弱」戰略時,中國大陸的目標在於削弱美國力量,因此力求發展專職反艦的柴電動力潛艦、反艦彈道導彈等「殺手鐗」武器;待2008金融危機後,北京發現「東西降」趨勢明顯,美國被削弱產生的戰力真空需要填補,因而改行「建立」戰略,大舉興建航空母艦、驅逐艦,擴增兩棲部隊等動作,增加中國大陸對周邊區域的影響力。

國際關係習慣以國家作為行為者的基本單位,不免忽略國內狀況影響這一事實。為此,杜氏這特別花一章說明中國共產黨體制在擬定並遵循大戰略的潛在優勢,讓其觀點看起來更加誘人。然而,中國大陸過去的經驗已經告訴我們領導人個人因素影響國家行為之深。正如臺大政治系張登及教授所評,是否歷任中國大陸領導人都自覺其目標是取代美國霸權的長期大戰略,論證起來頗有挑戰。

我們可以假定,北京在軍事發展上並沒有這麼深思熟慮,很多時候建軍、擴軍停滯僅是因技術或經濟實力不足以支持而拖延,待條件允許再進行。換句話說,中國大陸的軍事能力發展可能不是長遠大戰略指使,而是在某段時間取得技術,同時賺夠錢了,當然就有理由建造新武器了。

杜氏在書中也有與其他理論進行對話,例如戰力擴散論(一國軍事力量發展會效法世界首要強國)、戰力採用論(一國軍事力量發展取決於其能負擔的技術與資金)、官僚政治論(一國軍事力量發展取決於政府內部官僚鬥爭與決策)等,藉此增加其大戰略的正當性。惟圍繞這些對話的篇幅較少,這也是為何筆者認為其大戰略論有許都可以重新檢視之處。

事實上,有許多充足的理由可以反駁杜氏的看法,例如他說中國大陸在「削弱」戰略時期選擇發展專門用於反艦作戰的潛艦,是為了削弱美國力量而來。但事實上,當時中國大陸的軍事發展很大程度都是承襲前蘇聯(杜氏自己在文章中也有提到),甚至90年代與2000年初相繼購買了十餘艘基洛級潛艇,這種對軍備與戰術戰法的沿襲屬於戰力擴散論與戰力採用論範疇。

如果中國大陸要軍事現代化,以世界軍力第一名的美國為對象,再合理不過,尤其依照杜氏「三連發」的邏輯,中國大陸在看到伊拉克戰爭美軍的科技優勢,更有理由遵循美國步伐。然而此「削弱」戰略時期,中國大陸卻是依循前蘇聯腳步,航母也是從烏克蘭買回來的瓦良格號,據此,我們可以提出一個假設:中國大陸希望效法的對象一直是美國,但礙於資金與技術無法與美匹敵,因此沿用前蘇聯作法與裝備,待後續資源充足後再依循美國的步伐。

這可以解釋為何中國大陸往後陸續發展了全通甲板的航空母艦(捨棄掉蘇聯特有的滑跳彈射)、建造兩棲突擊艦,以及配備相位陣列雷達的驅逐艦等(2005年服役的052C),前二者都是蘇聯/俄羅斯沒有的軍備,後者研製時間比俄羅斯還要早數年。而這些武器幫助擴展中國大陸在周邊區域的影響力,也就成為杜氏認為有「建立」戰略存在的依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