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寫台灣】台灣也有美麗相思的紅豆

紅豆生台灣,

葉似銀合歡;

中秋豆紅日,

採寄有情人。——〈台灣紅豆〉

讀過中學的,可說都讀過唐王維的〈相思〉名詩:「紅豆生南國,秋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王維說紅豆是生長在離中國中原很遠的南國,在南方嶺南的廣東。很多人喜歡王維的「紅豆生南國」詩,卻不知道紅豆也生台灣,我們美麗之島台灣,也生長有王維詩所說的紅豆。

相傳中國古時,有男子出征守邊疆,久未歸,妻子哀思泣血而死。死後其塚長出一樹,叫相思木、相思樹。所生種子是血紅色的紅豆,因此叫相思子、相思豆。

相思樹是熱帶植物,豆科,學名叫孔雀豆樹,種子紅紅的,叫紅豆,廣東很多。因那故事傳說,人們都把孔雀豆樹叫相思樹,把孔雀豆叫相思子、相思豆。王維詩寫的紅豆,就是這種孔雀相思豆。

1973年代,我隨一個國中童子軍團,到高雄六龜扇平林業試驗所野營,第一次看到導遊介紹「紅豆生南國」的相思樹。葉片一對一對互生,很像常見同屬豆科的銀合歡的葉子,葉片比銀合歡的葉片大很多。這時才知道台灣也有王維詩所說的相思樹。雖未看到紅紅的相思豆,仍感到很歡喜。

台灣的相思樹,相傳是日本時代1900年前後,自東南亞引進,種庭園觀賞或行道樹。今較熱的南部高雄、屏東山野較多,高雄大埤湖也有好幾棵。

孔雀豆有大小,分大實孔雀豆和小實孔雀豆。台灣的是小實孔雀豆。

相思樹樹皮灰褐色,羽狀複葉,小葉一片一片互生4~10片,花期在夏天,果期在秋天。豆莢寬約2公分,長約15公分,每莢約6~15顆。台灣的相思樹,豆莢是在中秋節後變黑成熟,樹上的黑豆莢裂開後,紅紅的豆子就開始掉落滿地,有的是連莢一起掉落。

紅豆的形狀是心形,直徑約1公分,厚約0.6公分,顏色鮮紅,光澤明亮可愛,可做裝飾品。女孩都喜歡撿來,把一粒一粒紅紅的紅豆,串做成項鍊和手環。把紅豆粒排成各種心形,也都很美。以前墾丁夜市許多小攤都有在賣紅豆。

台灣也有王維詩所說的相思樹即孔雀豆樹,紅豆在中秋節後成熟,顏色鮮紅可愛。圖/林景超攝影,呂自揚提供

喜歡王維詩者,都會喜歡收藏紅豆,用小玻璃瓶裝紅豆放在書桌上,很有詩意。念紅豆詩,寄送幾粒紅豆給有情人和好朋友,最能表示一份美好的相思情誼。

銀合歡與相思樹同屬豆科,台語叫白相思仔,耐乾燥貧瘠,到處生長,生命力極強,台灣各地都有,月世界惡地形也生長。

銀合歡也是羽狀複葉,小葉一對一對互生,約20~10對,葉片柔嫩,豆莢寬約2公分,長約10公分,與相思豆筴同寬而較短,種子扁小,褐色不鮮豔。羊和牛都愛吃銀合歡的葉和幼莢。

古中國也稱種子圓而紅,頭部黑色的雞母珠,也叫相思子。因此也有人以為王維詩寫的紅豆是雞母珠。

雞母珠是藤本,以前台灣南部山野很多,也是秋天結果,鄉村孩子都喜歡採雞母珠玩,做小沙包。相思豆和雞母珠皆有毒,不可食。

相思樹豆莢和葉片互生,都很像常見的銀合歡。圖/呂自揚攝影

另有一種都用來造林的台灣相思樹,開小黃花,豆莢很小,豆子扁平褐色,不好看。民間都砍來當柴和燒木炭。

王維詩說「秋來發幾枝」,很多版本寫作「春來發幾枝」。紅豆是秋天才結子採擷,是「秋來發幾枝」才合「願君多採擷」的詩意。有學者說王維的詩題應改為〈紅豆〉較切題。

1911年,梁啟超來台灣,寫有一首〈台灣竹枝詞〉:「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樹頭結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時?」不知梁啟超看到的是那種相思樹。

我喜歡王維的紅豆詩,桌上有一小瓶紅紅的相思豆。仿王維詩,作〈台灣紅豆〉五言四句:

紅豆生台灣,

葉似銀合歡;

中秋豆紅日,

採寄有情人。

作者手稿。圖/呂自揚提供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