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寫台灣】《熱蘭遮城日誌》關於大崗山和搭加里揚註釋的疑問

《熱蘭遮城日誌》第一冊封面 呂自揚提供
《熱蘭遮城日誌》第一冊封面 呂自揚提供

一、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第一冊有二條註釋明顯有疑問
台灣清領以前的歷史,一直缺乏史料,台南市政府2000年起,先後出版江樹生譯註荷蘭《熱蘭遮城日誌》四大冊。是荷蘭時期歷史最重要的第一手史料,貢獻宏大。不過,第一冊中卻有二條註釋明顯有疑問。
2000年出版的《熱蘭遮城日誌》第一冊,第189頁1634年11月3-4日記載:
「中尉率領約70士兵出發前往堯港、傍晚登陸」。6日記載:
「中尉率領那群士兵勝利回來報告說,昨天近中午時,在南邊桌山(deTafel)1附近與搭加里揚(Taccareyan)2的野人交鋒,估計他們約有150到200人,非常高大強壯。有五個人被我們的士兵(帶步槍躲在一座小森林裡)射死,新港人…那些搭加里揚人應約有二、三十個人受傷。」
江樹生在同頁註釋說:
1.當時的桌山即大案山,因該山頂平坦如案面(桌面),故名。今稱大崗山。
2.據楊森富研究搭加里揚(Taccareyan),又稱九腳桶社,該社故址在今高雄縣大樹鄉九曲堂。荷據時代,搭加里揚人和新港人的領地相接,今大崗山亦屬活動範圍。
二、江樹生是根據楊森富意見註釋大崗山與搭加里揚
荷蘭人是把山頂平坦如桌面的山稱為de Tafel,江樹生就把此山意譯為「桌山」。這de Tafel桌山在堯港(今高雄興達港)附近,明顯是指大崗山。
這「桌山」的山名,是2000年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第一冊出版時,才在書中第一次出現的翻譯山名,之前未有人稱大崗山叫桌山,更未有人叫它為「大案山」的奇怪山名。
註釋「2」提到楊森富,找到楊森富1998年的〈高雄地區平埔地名與解讀〉寫說:
「高雄縣之大崗山,位居田寮、阿蓮、岡山三鄉鎮之交界處。西拉雅系平埔族將此山稱為Taavoukang,譯義:『大案山』。因該山頂部平坦如『案面』(桌面)故名。今稱:『大崗山』。」
原來江樹生是根據楊森富的意見註釋的。
三、楊森富說大崗山叫「大案山」,並無文獻根據,也不合台語用詞
楊森富說西拉雅系大崗山的平埔語「Taavoukang」,並譯義為「大案山」,這「Taavoukang」的名稱,是從那裏來?楊森富並未說明文獻根據。而且,大崗山屬搭加里揚領域,搭加里揚是在1635年12月25日被荷蘭攻打逃到屏東,後來改名阿猴,被歸為馬卡道族,語言與西拉雅族的新港語不同。
而且,清代最早的台灣文獻,是康熙22年1683年,東寧王國鄭克塽投降後,杜臻來福建巡視(未到台灣),著《澎湖台灣紀略》就最早記載台灣府城附近的山叫「大岡山、小岡山」。

大崗山  荷蘭人稱為de Tafel桌山,東寧王國和1683年《澎湖台灣紀略》  就稱為大崗山。   呂自揚攝影
大崗山 荷蘭人稱為de Tafel桌山,東寧王國和1683年《澎湖台灣紀略》 就稱為大崗山。 呂自揚攝影

大崗山 荷蘭人稱為de Tafel桌山,東寧王國和1683年《澎湖台灣紀略》 就稱為大崗山。 呂自揚攝影

杜臻記載的台灣地理山名,都是根據東寧王國的山名資料,後來的《臺灣府志》《鳳山縣志》皆一直沿襲稱為「大崗山」迄今超過300年。(崗與岡通用)
大、小崗山是指大、小山崗的意思,是東寧王國時就取的福佬語山名,不是 「今才稱大崗山」。
再說,1634年時的台灣平埔原住民,尚未有桌子,怎會取可譯義為「大案山」的山名?會懂得什麼叫「案」嗎?「大案山」用福佬語」念有人聽得懂?。楊森富說法也不合常理。
四、說搭加里揚社在大樹九曲堂,又叫「九腳桶社」,無根據也不合史實
江樹生第「2」註釋,引述楊森富的研究。原來楊森富是臺南市政府出版《熱蘭遮城日誌》第一冊的審查人之一。
《熱蘭遮城日誌》記載,是1634年10月,新港社人與搭加里揚決鬥失敗,請荷蘭助戰報仇,荷蘭人才知道堯港和大崗山附近這個強大村社名叫Taccariangh(即Taccareyan),社名是平埔語,江樹生譯為「搭加里揚」。搭加里揚就是1603年陳第〈東番記〉所說的堯港附近番社的東番夷人。
那時原住民講平埔語,楊森富說搭加里揚又叫福佬語的「九腳桶社」,也未說明根據。又說故址在今「高雄縣大樹鄉九曲堂」。事實上,搭加里揚與新港人領地相接而糾紛,明明是在二層行溪南邊的堯港大崗山附近,才會與二層行溪北邊新港社相接,荷蘭士兵韓新港人才會從堯港登陸去找搭加里揚,搭加里揚怎會在隔著山嶺,遠在下淡水溪岸邊今之大樹九曲堂?也是無根據和不合常理與史實。
五、搭加里揚是在堯港大崗山附近平原,一條大河的南岸旁邊。
再說,筆者2010年發表的〈阿猴社就是搭加里揚──屏東阿猴社是岡山搭加里揚遷徙去的第一手史料〉,和2014年出版《打狗.阿猴.林道乾--尋找高雄平埔族的身影》一書,皆根據荷蘭第一手史料,明確論述搭加里揚Taccariangh社是在堯港大崗山附近平原,在一條冬天仍有水須渡的大河流南岸旁邊。

1644、45年的搭加里揚社4長老,續任1646年阿猴社長老,搭加里揚社改名阿猴的直接證據。呂自揚提供
1644、45年的搭加里揚社4長老,續任1646年阿猴社長老,搭加里揚社改名阿猴的直接證據。呂自揚提供

1644、45年的搭加里揚社4長老,續任1646年阿猴社長老,搭加里揚社改名阿猴的直接證據。呂自揚提供

1635年12月25日,搭加里揚被荷蘭新港社聯軍攻打的「搭加里揚之戰」時,高雄平原原住民各大小社皆逃遷到屏東平原,搭加里揚是在1646年改名叫阿猴社如附圖,在今屏東。
依岡山平原地理情況,這條大河應是今阿公店溪。
搭加里揚之戰,是荷蘭時期影響最重大的一場歷史戰爭。
另外,《臺灣地名辭書.卷五高雄縣》,記載高雄市大樹區的民間傳說:清初乾隆年間,有反清義士九人被逮欲斬,為免頭落下沾泥土,面前各放一個水桶。因此稱此地為「九腳桶」,後來改為「九曲堂」。
可見九腳桶應是乾隆時才出現的臺語地名,與荷蘭時代的Taccariangh相差二百年,年代、地理位置也皆不合。
楊森富的說法既無說明根據,也明顯不合荷蘭文獻和〈東番記〉記載的史實。

〈搭加里揚之戰〉詩圖卡   呂自揚提供
<br />
〈搭加里揚之戰〉詩圖卡 呂自揚提供

〈搭加里揚之戰〉詩圖卡 呂自揚提供

六、《熱蘭遮城日誌》第一冊若有再版,應做修正
研究荷蘭時期台灣歷史,都須參考和根據《熱蘭遮城日誌》的記載,這是最重要的第一手史料。書中有明顯疑問,皆應檢視修正。
所以,參照本文的討論,台南市政府若有再版第一冊,希望能把這二條有疑問的註釋,參考本文做適當的修正,以還原史實。
附記:筆者家住大崗山後月世界,從小就在看在叫大崗山,看到竟有人說它叫大案山,真是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