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拉深陷憂鬱的孩子一把?(上):成長過程中需要的是「陪伴」,而非「擅自決定」

文:黃凱祥

近期高雄一名女高中生跌落鐵軌,一條年輕的生命也因此殞落。

根據國教署的調查,15至24歲的國人,在所有死亡因素排行之中,第二大的死因即為自殺,而自殺的原因則與憂鬱症有相當的關聯性。

我們從這些數據與事件中可以發現,如今年輕族群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心理壓力,生活也愈發的艱辛。

究竟該如何拉一把這些處於憂鬱風暴中的年輕人?而又該怎樣讓這群國家未來的支柱,在年輕時能夠過上美好的時光,更好的面對未來的各種挑戰?

知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曾說過: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這句話詮釋了年輕時期的這段過程極為的重要,並且會影響人們之後的一生。

筆者從家庭層面以及教育政策層面,試圖討論該如何使得年輕族群,能夠成為阿德勒口中「幸運的人」。

家庭層面

為什麼會先從家庭層面談起?

家庭對於處於年輕時期的我們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原因在於其一,家庭是我們最早接觸的重要他人;其二,我們的思維模式最初的吸收都是來自於家庭。

因此出身於什麼樣的家庭環境,而與家人之間的互動是什麼樣的關係,必定對於年輕人有著重要的影響。而該如何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呢?

讀書與興趣同樣重要

不要說年輕人,我們只要問問我們自己在什麼樣的時候,能夠感到些許的滿足?

其中一個答案想必離不開「做自己喜歡的事」,如此除了讓我們滿足自身對於喜好事物的追尋,進而對於人生有更多的新奇與掌控感,也能夠因專注投入在這些事物中,進而引發心流體驗,更大程度使人們感到幸福。

但筆者觀察如今大部分家庭的小孩,都還是很難能夠花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原因不外乎就是「讀書是最重要的」。

許多的家長總是把小孩喜歡的事物,作為讀書後的一個附帶獎勵——「因為你讀完了書,所以你可以做這件事情」,直覺上這樣的作法並沒有任何問題,但筆者認為如此反而會造成反效果,為什麼呢?

筆者認為處於年輕時期的我們,大多數的時刻都希望能夠盡情的玩樂,探索這個世界上的各種新奇的事物,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是如果說這些東西都好像是替代品,都只能在讀書後的些許時光能夠「偷偷的」享受,如此又如何滿足孩童時期的基本需求呢?

而由讀書去支配一切事情的這種架構,也早已侵蝕了年輕人對於知識的探詢。

筆者並不是說就應該讓年輕人盡情的玩樂,而是應該打破這種「由讀書支配一切興趣」的架構,而應把讀書與興趣視為一個平等的事物。我們應該注中自身能力與知識的成長,那是否也要注意自身幸福生活的權力?

應將「你應該先讀完書,否則就不該去做任何事情」改成「讀書要讀,但是玩也要玩,兩個一樣重要,所以請不要忽視任何一個。」

如此這些年輕人才能在年輕時期,盡可能找尋自身感興趣的事物,進而度過一個快樂且精彩的童年,更有甚者達到許多家長所期望的培養出閱讀的喜好。

與孩子們理性溝通

筆者觀察到其實有極大部分的家長在與孩子的溝通上,都是充斥著不理性並且充滿情緒性的字眼。

筆者從心理的角度雖然能夠理解這些家長很大的機率,是過去也並未受到過這樣的重視,因而在與自己的孩子溝通時。依然拿出過去應對事物的方式來加以回應小孩子。

但希望這些家長能夠意識到,處於孩童時期的人們,許多的時候都還未發展出整密思維邏輯的能力,如果這時家長依然在溝通時增添了許多火藥試圖贏下這場溝通的戰爭,只會使得孩子們不想再與你做任何討,論且也會影響到其往後的溝通能力。

家長要做的並不是責罵自己的小孩子,並在這場溝通中贏得勝利,這本該就沒什麼意義,而是應該思考如何與小孩理性的探討事情。一個理性的溝通,能夠給予小孩子更多的思考角度,並且賦予小孩子「理性抉擇」的能力。

也因為這樣理性的溝通,當孩子處於低谷時期才有可能與你相談,並排解心中的憂悶。試問當父母的回應永遠都是批判性且不理性的思維,給予這些小孩子的想法更多是批判而不是理性分析的分析與尊重,又如何期待他們會真正的與你敞開心胸相談?

成長的過程中要的是「陪伴」而非「擅自決定」

許多的家長時常會出現「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得飯多,因而我所做出的決定大概率一定是比妳好的,因此你應該要聽我的」這樣的想法,這確實某種程度上確實能降低孩子碰壁失敗的機會,且提升孩子成功的機會。

但人生並不是這樣的一場遊戲,許多時候我們會發現,真正的成長並不是被他人指引出正確的方向而被推著往成功的目標邁進,相反的我們時常體會到真正的成長是在無數的自我面對與碰壁之中發芽。

憑藉著自身認為對自己有利的事物而去探索,即使失敗了又如何?

這時,有人或許會質疑:既然如此那還要父母幹嘛?

筆者認為家長能夠做的,是給予小孩子更多元且廣泛的觀點,並且誠摯的送上祝福,並且強調無論失敗與否,我們都會成為你最後的避風港,永遠陪伴著你,家長能夠做的就是如此。

一味地希望幫助孩子避開任何障礙,其實就是在無形中為孩子們的未來增添更多的障礙。

接受孩子們不完美且懦弱的時刻

「你要堅強。」、「你看誰誰誰成績那麼好,你到底在幹嘛,你就不能像他一樣嗎?」、「你為什麼又不去學校,你是不是不想讀書了,不想讀書去做工!」以上這些話筆者相信多多少少會出現在某些家庭之中。

當然可能將一些名詞調換但意義都是想同的,就是你不能軟弱,你要堅強,你要比其他的小孩子更厲害。

但這樣對於成長時期的小孩根本是沒有任何幫助的,處於成長階段的小孩子,對於許多事物的理解都還不能與大人一樣,況且大人也會有軟弱的時候。

更準確地說,就連成人很常都會有軟弱的時刻,何況小孩子。

此時就需要如上述所說的,理解小孩子為什麼感到軟弱提供他們意見,能夠接受孩子們不總是這麼的勇敢也會時常有軟弱的時刻,陪他們一起度過這段時間,他們在不久的將來必定會重新站起。

而如今還是許多的家長會拿自己的小孩子跟他人來做比較,持平而言這種比較的心態似乎是刻畫在人類心裡的DNA,而處於孩童時期最主要的比較基準就是成績,也因為如此許多的家長總是會進行比較。

但這樣對於成績好的與成績不好的孩子都沒有任何意義,甚至可能造成損害。對於成績好的孩子而言,這樣的比較會讓他們充滿著優越感,並且認知到自己是一個很厲害的人。

然而,讓孩子覺得自己很厲害讓其充滿著自信並非不好,不好的地方在於「比較」。

當比較出來了以後,這些孩子會認為「別人都是不好的,我是最好的」,並產生驕傲的心態,在往後碰壁時也會產生更為強烈的情緒。

對於成績不好的孩子而言,這樣的比較會讓他們失去信心,並且缺乏對於自我價值的認同,這樣的影響往往是深遠且伴隨一生的。

有人會問:「這個社會就是充滿著比較啊,比較有何不對?」坦白說就算在家裡不比較學校也會幫你比較,同學也會幫你比較,不是嗎?

不過也正因為如今社會充斥著太多的比較,筆者認為父母要給予孩子的價值觀是:如果你的孩子成績好,請告訴他這樣代表自己很用功,你可以肯定自己,但千萬不要覺得其他的同學很爛,畢竟人生在世人類還有許多其他的價值,其他的同學同樣有他們厲害的地方。

如果你的孩子成績不好,家長不是要拿來與他人比較或羞辱他們,而是誠摯地溝通是不是有哪些問題需要什麼樣的協助,並且給予信心,也同時告訴小孩子「即使你成績不好,但你依然很有價值」這樣的觀念。

最重要的是,不要因為如此就限制他追求興趣的權利,這樣做只會變成反效果。

綜合上述,當家長們能夠做到這些,筆者認為就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青少年憂慮的情緒,而要如何知道我是否是孩子們的避風港?可以想想當孩子情緒低落時,是否會找我聊聊?是否會問問我的意見?是否能夠接近坦露的表達出他們的心聲?

延伸閱讀
嬰幼兒「副食品」出國旅遊攻略:寶寶粥可以帶上飛機嗎?各國檢疫政策有何不同?
樂觀的人就不會得到憂鬱症?想開一點自然就會好?精神科醫師打破三點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