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申請海外工作嗎?高管曝評估2關鍵!揭祕趨勢科技「渥太華戰隊」,如何成為營收即戰力?

全加拿大規模最大的科技園區Kanata North,有「北方矽谷」之稱,園區內擠滿了540多家國際大廠,包含蘋果、思科、華為、Nokia、恩智浦半導體都在內。

而在一片科技巨頭雲集的環境中,罕見出現了一家台灣品牌—— 趨勢科技(Trend Micro)

據訪談後了解,趨勢科技不僅僅是為了服務當地客戶而設立營運據點,更重要的是,在當地建立研發部門(R&D)及配備相關人員,甚至有計畫地調派台灣工程師常駐渥太華。

背後動機,與集團CEO陳怡樺近幾年的核心經營策略息息相關。

加拿大科技園區Kanata North地圖 圖/Kanata North官方網站
加拿大科技園區Kanata North地圖 圖/Kanata North官方網站

善用時差,打造24小時高效R&D戰隊

攤開趨勢科技的公開財務報告書,從2021年2月起推出雲端原生建構的資安平台Vision One,是市場上第一家把所有資安解決方案整合在單一可視化界面的資安廠商,涵蓋網路、電子郵件、伺服器、雲端及IoT延伸偵測及回應(XDR)。

「從功能角度來看,Vision One能協助企業的IT與資安管理者即時偵測來自四面八方的資安威脅。」趨勢科技內部高層分享。

但作為平台式服務(platform as a service),Vision One需要不斷進行系統更新與漏洞修補,只靠台灣唯一一批研發團隊很難應對所有工作量。

「我們得突破策略性產品只有在台灣有研發團隊,這是遠赴渥太華建立RD Pair Team(結對開發團隊)的原因,讓RD與當地產品經理、業務團隊更緊密的合作,RD必須往前移動一步、更接近使用者市場。」趨勢科技人力資源部協理柯志宜說明,RD Pair Team是一種敏捷軟體開發的工作方法,分成兩批軟體工程師人力「結對」,並利用台灣與渥太華之間12小時的時差特性持續開發與佈署,對客戶的需求就不會因為一地的工作人員下班而中斷,「以研發成果來看,RD Pair Team比日夜班論調更有效益。」

柯志宜表示,從台灣外派到渥太華的R&D人才,主要任務就是把Vision One平台的研發know-how與技術帶到當地,一方面與台灣的研發團隊來回配合,另一方面要更快速回應北美地區的企業客戶需求。

這並非短期的3個月、半年出差,而是定居加拿大,員工角色等同於「新移民」,需要適應全新的海外生活。

柯志宜_趨勢科技台灣區人力資源資深協理_蔡仁譯攝影.jpg 圖/蔡仁譯攝影
柯志宜_趨勢科技台灣區人力資源資深協理_蔡仁譯攝影.jpg 圖/蔡仁譯攝影

從「適應力」挑選先遣部隊

「主要是挑戰自己的心情居多,家庭狀況也允許,可以全家人一起過來加拿大。」作為「先遣部隊」代表,韋理為(Edward)是趨勢科技集團內部第一批申請到渥太華常駐的R&D人員,目前在團隊擔任管理職。

時間回到2022年,韋理為除了主動參與內部徵選,也同步協助海外人選的招募工作:「招募條件分成2個面向,一是看技術實力有沒有符合資格,二是看軟實力,包含英語溝通能力、動機與心態。我們會參考員工過去在公司參與專案的狀況,算是一種行為面試(Behavioral Interview),判斷他在海外工作的生存適應能力。」

第一批遞出海外工作申請的人數約80多位,最後篩選20多位員工組成菁英部隊。韋理為分享,由於是第一批戰隊,所有人必須盡可能在3個月內安頓下來,在渥太華發揮即戰力。

同期來到渥太華打前線的人,還有資深經理陳俊宏(White)。

「原本已經當了快5年的manager,應該要再爭取一些新的挑戰。」陳俊宏分享公司文化,內部習慣稱呼主管為「教練」(coach),「我以前的教練跟我說過,即便做到經理職位,還是有不同工作經驗的差異,例如有沒有帶過國外的人才、在國外組建過團隊,或者跟不同國家的R&D團隊協作。這些確實是我過去比較缺乏的經歷,覺得自己需要跨出舒適圈。」

除了個人的職涯選擇,陳俊宏也考慮到家庭成員,「希望小孩在未來的生活有更多選擇,所以綜合評估後決定來這邊,嘗試帶領一個新的團隊,並與各種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

趨勢科技渥太華_.jpg 圖/林芷圓攝影
趨勢科技渥太華_.jpg 圖/林芷圓攝影

勇闖渥太華,「生活」是最大挑戰

意料中的情況是,幾乎所有遠赴渥太華工作的R&D人員,遇到的適應挑戰都來自生活層面。

「就工作模式(working model)來說,我覺得渥太華跟台灣沒有太多差異,但這裡的生活確實沒有那麼便利。」今年剛好在趨勢科技第10年的主任工程師蔣夢蕾(Ellen)舉例,「最一開始遇到的問題是小朋友很常生病,但渥太華的家庭醫師很缺,我們也沒有家庭醫師,需要半夜凌晨去掛急診,可能等好久好久才能看到醫生。」

還有親力親為的修水管、練習冬天在雪地開車,都是截然不同的生活體驗,家人們大概花了半年時間逐漸適應加拿大的生活環境。

也因為來到他鄉,台灣同事之間的互助變得珍貴。

「我們有一個『來去渥太華』的聊天群,還有媽媽群、寵物群等等,假日會有team building讓大家有空出來聚一聚。」陳俊宏分享:「還有提供公司內部員工使用的維基(Wiki)公佈欄,裡面有各種過海關、辦理工作簽證的SOP,還有夏天除草、冬天剷雪的經驗分享,我們把食衣住行育樂的所有大小事都寫在裡面。」

目前到趨勢科技渥太華的台灣同事大概有30多位,但整個辦公空間擁有超過300位工作夥伴,來自美國、歐洲、印度、韓國等地,後者是真正多數。

「更多時候會與世界各地的工作夥伴交流。」資深軟體工程師景詩維(Davis)觀察,當地的員工都相當有自信,「經常提出自己的想法,台灣員工相對會靦腆一點。除此之外,北美的開源(open source)文化非常盛行,他們會把這種分享精神融入到專案工作,協助其他團隊加快研發腳步,對我來說都是新的刺激。」

趨勢科技的渥太華辦公室每周三中午會舉辦餐敘,鼓勵同事一起用餐。.jpg 圖/林芷圓攝影
趨勢科技的渥太華辦公室每周三中午會舉辦餐敘,鼓勵同事一起用餐。.jpg 圖/林芷圓攝影
趨勢科技渥太華辦公室一角.jpg 圖/林芷圓攝影
趨勢科技渥太華辦公室一角.jpg 圖/林芷圓攝影

海外的工作與生活的經歷聽起來很特別,但人生是否一定要到海外國家發展?韋理為強調「沒有標準答案」,完全取決於個人,關鍵是要能隨遇而安。

「各個生活環境都有好的地方,一定要懂得取捨,如果不斷比較兩個國家的優劣,那生活會蠻辛苦的,也會影響工作表現。」韋理為分享,即便在公司的保護傘下獲得穩定的工作機會,新移民還是會碰到非常多挑戰,「所以才會說保持開放心態(open-minded),就當作體驗不同的人生。」

延伸閱讀:特斯拉真的滯銷,廢棄大樓變「新車墳場」!一個數字看:危機有多嚴重

責任編輯:李先泰

更多報導
【圖解】一紙法令,曝資安2萬人才缺口!「生意真的做不下去」,從企業最痛領悟看見未來熱需求
AI帶來更多資安風險!LLM遭下毒、蠕蟲自動化攻擊,2024五大威脅預測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