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與「智齒」和平分手嗎? 專家曝智齒3大真相,原來分不好會致命!

潮健康/林亞樺


「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尤其是位在上下牙弓最末端的智齒,當發育不良、位置不佳、清潔不當等造成的口腔腫脹、疼痛問題,小至影響到鄰牙,大至會導致蜂窩性組織炎的口腔問題,栢麗牙醫診所邱沛然醫師指出,如果智齒長出來,但與鄰牙之間的距離空間不夠或角度不對,可能會造成清潔上的困難,就很容易產生蛀牙、牙齦炎等問題。

更危險的是,倘若智齒未完全冒出頭,長時間不處理,將可能引發智齒周圍發炎甚至演變為蜂窩性組織炎,還有骨內慢性囊腫的機會,一旦智齒如火山蠢蠢欲動,疼痛、腫脹感往往接踵而來。如果因為畏懼看牙醫而逃避處理,嚴重的後果可能會出現致命的深頸部感染,看似令人又害又恨的智齒,其實,只要尋找懂「它」的專業醫師,進行治療,就能與它和平分手。

智齒除了叫「智慧之齒」 也跟「愛情」有關

很多人知道智齒被稱為「智慧之齒」,但你知道嗎?它在韓國又被稱為「愛情齒」,邱沛然解釋,台灣稱第三大臼齒為「智齒」,是用英文「Wisdom teeth」直接翻譯過來的,「Wisdom」就是「智慧」的意思,但在韓國智齒是「사랑니」(Sa rang ni)又被稱為「愛情齒」,因為「사랑」就是韓文「愛情」的意思,而智齒成形落在16歲至18歲,不僅是「情竇初開」的時期,也意味著生理、心理都進入成熟的狀態,象徵著「智慧到來」,所以才又將它稱為「智慧之齒」。


人人都有4顆智齒? 醫師:與基因遺傳有關!

「不是人人都有4顆智齒的。」邱沛然提到,大多數的人都認為智齒一定要4顆都長出來才是正常,事實上並非如此,有些人一輩子就只有冒出1、2顆智齒,甚至一輩子都沒有智齒的煩惱,這一切都跟「基因遺傳」有關係,如同先天性缺牙,會不會長智齒真的是因人而異。

至於智齒的生長狀況、位置也並非人人皆相同,邱沛然表示,不是所有人的智齒長出都是歪的,或者是都會推擠到鄰牙,這跟顎骨的大小、空間,能否容納智齒有關係。

「智齒本身的條件與其他牙齒相比,牙齦較容易發生智齒周圍炎。」邱沛然指出,因為它與一般牙齒最大的差異在於,生長的位置是最後一顆,所以當它出現智齒周圍炎,沒有做好即時處置時,感染會經由肌肉間隙傳播,因為鄰近呼吸道,嚴重時會造成危險的深頸部感染,這時代表智齒周圍炎所產生的細菌,已經侵蝕到深頸部的間隙,多數時候,在這之前就會感受到明顯的不舒服,像是有些人會因為呼吸道被腫脹壓迫,而出現呼吸、吞嚥困難的問題,在外觀上臉部則會出現明顯腫脹,兩邊臉頰外觀明顯不對稱。

智齒非拔不可? 原來取決於口腔空間

那智齒到底該不該拔?邱沛然表示,這取決於口腔的空間大小,口腔內的智齒要完全保留,必要的條件為口腔空間要夠大,能夠容納智齒的空間,其次,智齒必須是直立的,要完全符合這2大條件,才能免於拔除智齒的命運,但這機率微乎其微。

「16歲至25歲是拔智齒最好的時機。」邱沛然提到,該如何處理智齒,這與它生長的深度以及與神經之間的距離密切相關,關鍵還是在於醫師的專業與技術判斷,大多時候拔智齒在一般的診所都能處理,有些病人聽到拔牙就瑟瑟發抖,其實,若真的感到害怕,無法接受局部麻醉拔牙,現在很多診所都有提供舒眠麻醉的選擇,醫師會依據病人的整體健康狀況,給予適合的麻醉量,在處理智齒時,病人處在安全、舒適的睡眠狀態,從中降低心理壓力,也能確保治療的完整性。

在什麼情況下可能需要到醫院處理智齒?邱沛然解釋,有些智齒的深度較難處理,例如:完全包埋在骨頭內的智齒,這也表示可能與神經的距離更為接近,這就很考驗醫師的專業技術及判斷,關鍵在於醫師有無受過口腔外科的訓練以及對於拔牙的經驗等,其中也包含了診所的設備是否有能力面對各種突發狀況。另外,患有特殊疾病需要進一步做生命監測的,也必須到大醫院進行處置,最後,他也提醒,智齒看似很可怕,其實,如果能夠好好的認識它,就會發現,它其實沒有那麼可怕。

更多每日健康報導
韓國鄭多燕算什麼!印度鄭多燕讓一名網友跳3個月就瘦20斤!才剛開始看,就辣到噴鼻血了!超簡單又自然的方式,才幾個晚上,就能幫你消除討厭又煩人的痣!不用再去花錢洗牙了!3個超實用小知識,就能讓你牙齒白到發光,真的超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