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原住民珍貴文化 臺南社會局舉辦原住民多元文化課程


為落實長輩參與活動多元性,臺南市政府社會局今(112)年8月份在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舉辦10場次多元文化課程,由老師分享不同族群的文化、語言、服裝及不同節日的慶祝方式等,約400名據點長輩及志工參加,共同認識原住民珍貴的多元文化。

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是臺灣最早國際化的城市,至今擁有多元豐富的族群文化歷史,其中原住民族文化,更是臺南市政府持續向下扎根,穩健發展的重要資產。藉由社區關懷據點的多元文化課程,帶領長者認識不同族群及風俗習慣,尊重文化多樣性,有助於各種文化交流。

社會局長盧禹璁表示,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不只關心長者的健康,也致力於開設豐富多樣的課程,讓身心靈都能同時獲得資源。此次辦理多元文化課程,長輩除了從服裝上可以分辨不同的族群,還可以認識不同的豐年祭時間與慶祝方式,其中講師還教導布農族的數字歌謠,社區長輩們學習著不同族群的原住民語言,各種發音非常新奇有趣,老師也帶領教唱動聽的原住民歌曲,藉由多元文化課程在長輩心中傳唱下去。

社會局指出,隨著社會型態日益多元,其實很多文化已漸漸融合,例如西拉雅族是原住民平埔族群中的一族,部分地區街頭巷尾婦女聚集在一起做破布子,也是西拉雅族的醃漬習慣流傳下來,各據點是社區長輩社會參與、交流、互動的好所在,透過持續參與課程終身學習,促進健康活躍老化,在多元的社會中,讓大家都能保持開放的心態,認識不同文化間的差異,也讓社區長者的互動更加緊密。

臺南市鼓勵長輩參與關懷據點活動或加入志工行列,不僅能增進人際互動,更能活化腦部,延緩失智失能,減輕子女照顧負擔,透過持續參與社會生活、志願服務或終生學習,讓老化成為一個健康正向的過程。相關資訊可上臺南市政府社會局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網站查詢或撥打06-2931232洽詢。

更多新聞推薦

共軍宣布台海周邊軍演 國防部強烈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