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判比賽被譏「完全敗給裁判」仍勇於面對!蘇建文:需在錯誤中求進步

執法超過3000場職棒、台灣知名職棒裁判蘇建文,執法30年看盡了職棒的是非風雨,也嘗盡了酸甜苦辣,當親情被工作拉扯時、當比賽場上誤判發生時、當簽賭案爆發時,他都能重整心態面對。他也於《火眼金睛與0.4秒的判斷》一書中,分享職棒裁判真實的心聲與心路歷程,讓讀者以下為原書摘文:



有功無賞、打破要賠

有功無賞、打破要賠。」用這句話來形容裁判的工作再貼切不過了。成就一場好比賽是我們的目的,也是職責,裁判甘於在幕後當個「無名英雄」,但若一個關鍵判決影響戰局,我們就成了眾矢之的,被罵到臭頭也只能默默承受。

身為一名職棒裁判,執法時最討厭碰到的狀況絕對是誤判,只是這卻很難避免,就像大家常說的「裁判也是人、不是機器」,我們用肉眼去判斷每個瞬間發生的差距,要做到毫無失誤,那是不可能的任務。

早期的職棒比賽很激情,如果因為裁判誤判影響比賽,球迷的加油棒、水瓶馬上就從看臺上丟下來,教練、選手接著衝上來理論,甚至動手的都有,當場就給你難堪,隔天翻開報紙再被批判一次,加上新聞媒體不斷重播誤判的片段,那種感覺真的會很難過。

為了不影響隔天的工作,我們會要求自己,情緒應該在賽後檢討完就要放下了,不應該帶過夜,但今天判完明天就能忘記?那一定是騙人的,腦中會不停想著當時的狀況,只是想得越久、越跳脫不出來。

發生誤判之後,心裡實在很不好受,即使當事者很快就釋懷,但畢竟我們和球員不能有私交,不會聽到他們來跟你說「別想那麼多」;同事大概是最能了解自己當下心情的人,但他們頂多也只能以過去的經驗來分享應該怎麼站位、怎麼做可以避免,口頭上打氣幾句。



出錯了反而更在意

有時候會在賽後小酌幾杯,讓自己晚上好睡一點,但睡醒總歸還是很在意。隔天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買報紙來看,看被報導得大不大、寫文的記者是誰。

每當自己因此鑽牛角尖時,家人總是最重要的力量,他們1句話抵過10個人的鼓勵,就像老婆曾跟我說,「你又不是神,一定都會犯錯,你可以明天開始就不要做了,這痛苦就沒了,但因為一個小挫折就要放棄了嗎?」想想確實是如此,不想就這麼被打倒,就要繼續強化自己。

再回到球場的時候,就會特別去為自己的錯誤做出一點表示,賽前找幾個同事重複演練前一天的狀況,就像球員在失誤過後會進行特訓一樣,以實際行為來檢討自己的過錯,這麼做同時也是想讓球員、教練知道我很認真看待這件事,也努力想改進。有在練習、想要進步,大家都會看在眼裡。

我始終兢兢業業地面對每一場比賽,即使已經執法這麼多年,碰到誤判時,還是會時常陷入低落的情緒裡,這跟資歷無關,而是我很在乎,尤其到了現在這個年紀,其實出錯了反而更在意,會很懊惱「怎麼這麼老了還判錯?」

我寧可自己在判決上出錯、判別快慢有誤差,也不容許自己在規則認定上處理不當。畢竟已經算是資深的裁判,也有主管身分,一旦場上遇到狀況,引用規則時不能有不懂的、不會的,不該出現模糊空間,並且要適時導正後輩對於規則不清楚之處。



從錯誤中求進步

早期還沒有電視輔助判決時,若出現有爭議或是時間點很接近的判決,審判委員會利用攻守交換的空檔,跑到轉播車上看慢動作重播,來審視裁判的判決。如果是發生在畫面3個影格之內出現的誤判,還算可以容許的範圍,若超出3格解讀出的錯誤,就很不應該,以此做為考核標準。

裁判要建立威嚴,被信任的程度是和執法品質成正比,而一名稱職的裁判,最好是能做到不受關注,畢竟我們不是主角,我時常說「沒有噓聲就是一場好比賽、好裁判」。
 
我們的工作就是要讓比賽順利進行,如果一整場比賽的裁決都正確,賽後就不會受到太多的討論或批評,但若是場上有爭議出現,通常10次約有7次是裁判誤判。裁判畢竟不是機器,誤判在所難免,有句話說「誤判也是比賽的一部分」,這不是替自己的錯誤找藉口,但有時誤判也是促使賽事進步的推手之一。

還記得1996年6月20日在台中球場進行的龍象大戰,我擔任右線審,當時球場的全壘打牆還是用鐵絲圍起的矮牆,味全龍隊洋砲法蘭克擊出右外野飛球,球貼著全壘打牆鐵絲網落下,之後就消失了,當下實在很難判斷出球是落在牆內或牆外。

在我的視線看來,球反彈後落在全壘打牆和牆內的外野護墊之間,因此認定是二壘打,龍隊總教練徐生明則馬上跑出來抗議,甚至掀起廣告帆布查看,仍然找不到球。

事後經過電視轉播畫面重播了好幾次,才確認球是貼著牆落在全壘打牆外。因為我這次「視覺錯誤」造成的誤判,讓龍隊錯失領先機會,最後以輸球收場,隔天報紙標題還直接引用徐生明的說法,「完全是敗給裁判」。

雖然當時風向都導向「誤判」這件事,但也有媒體做出平衡報導,反應出球場的硬體設施不完善、影響裁判判決的問題,進而促使各球場進行改善,修正不合時宜的硬體設施,包括架高全壘打牆、增加輔助標示線、規定外野帆布的顏色等等,調整各項會干擾判決的設計。

針對這些狀況,其實美國裁判的執法手冊裡都有清楚的規定,我在1995年去美國裁判學校時,就有把手冊帶回來給聯盟翻譯參考。台灣的職棒環境,和裁判訓練一樣是從錯誤中求進步,歷經這些衝擊,才讓國內職棒環境愈來愈好。

(本文摘自/火眼金睛與0.4秒的判斷:中華職棒鐵面裁判蘇建文的三千站場/春光出版/圖片來源:CPBL 中華職棒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看更多優活健康網相關報導
職場裡「當隻豬」竟是最高境界?首席品牌官揭職場法則:得先找到破口
他因「輸球」被換下場⋯從此淪奧運戰犯!前職棒教練:壞名聲跟我一輩子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誤判比賽被譏「完全敗給裁判」仍勇於面對!蘇建文:需在錯誤中求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