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導】在台灣打AZ疫苗的留學生不能入境美國?歐盟不允許AZ疫苗納入疫苗護照?多數說法非事實

網傳「美國拒絕 AZ 疫苗的合法性,7/1 起歐盟不允許 AZ 疫苗納入疫苗護照」的訊息。美國政府並無規定未接種新冠疫苗或接種不符合美國 FDA 或 WHO 核准疫苗者無法入境,而是入境時隔離規定會所不同;另外,美國部分大學確實規定學生需在開學前完成疫苗接種,但接種要求依不同學校會有所不同。歐盟推出的疫苗護照核准的疫苗為輝瑞、莫德納、嬌生,以及 AZ 疫苗,「7/1 起歐盟不允許 AZ 疫苗納入疫苗護照」的說法並非事實;另外,歐盟已於 6 月 18 日正式將台灣納入安全旅遊名單,歐盟多國也已宣布解除對台灣的入境旅遊禁令,但入境時是否須隔離或持有陰性證明,依各國規定有所不同。

美國與歐盟不允許AZ疫苗?

原始謠傳版本:

美國已經拒絕AZ疫苗的合法性,在台灣打完AZ疫苗的留學生是不能入境美國的,07/01起歐盟也不允許AZ疫苗納入疫苗護照,必須重打合法的世衛認定疫苗,換句話說台灣這100多萬已經打完AZ疫苗的人,不能入境美歐,菜漢奸是被美日忽悠了..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目前美國、WHO,以及歐盟核准已哪些新冠疫苗?

目前(2021/7/1)已列入世界衛生組織(WHO)緊急使用疫苗名單(EUL)的新冠疫苗共有 8 種,包括輝瑞、嬌生、莫德納、AZ 三款疫苗、國藥,以及科興。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資料則顯示,目前通過美國 FDA 緊急使用授權(EUA)的新冠疫苗為輝瑞、莫德納,以及嬌生疫苗,AZ 疫苗則尚未通過。

歐洲藥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的網站資料顯示,目前歐盟核准的新冠疫苗包括輝瑞、嬌生、Spikevax(過去稱為莫德納),以及 Vaxzevria(過去稱為 AZ)。

目前外籍人士入境美國的規定為何?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公告指出,美國政府在 1 月 26 日起,要求所有從外國入境的航空旅客,需在航班起飛前 3 天內接受 COVID-19 檢測,或證明過去 3 個月曾感染 COVID-19 目前已康復的文件,並於登機前向航空公司出示。

CDC 的一則公告顯示,無論是否完整接種美國 FDA 和 WHO 核准的新冠疫苗,旅客皆須在抵達美國後 3 至 5 日進行二次檢測,而接種符合資格的疫苗者毋須自我隔離 7 日,未接種疫苗或接種非美國 FDA 和 WHO 核准的新冠疫苗者,則須隔離 7 日;未完成接種且未進行二次檢測者,則應在抵達後隔離 10 日。

美國 CDC 的另一公告則指出,在入境美國前 14 天,曾前往中國、伊朗、歐洲申根區、英國、愛爾蘭共和國、巴西、南非及印度等國的外籍人士,不得進入美國。台灣並未在名單中。

網傳「美國已經拒絕 AZ 疫苗的合法性,在台灣打完 AZ 疫苗的留學生是不能入境美國」?

華盛頓郵報》6 月 23 日的報導指出,根據《高等教育紀事報》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美國有超過 500 間大學計劃要求學生和教職員在秋季學期開始前完成新冠疫苗接種。

實際檢視《高等教育紀事報》的統計數據,截至 6 月 30 日止,美國共有 552 所大學要求學生和教職員接種新冠疫苗。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6 月 22 日則指出,規定學生或教職員需接種新冠疫苗的大學數量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有所不同,政策也因不同學校而異,有的學校規定 FDA 或 WHO 批准的疫苗都可以接受。

實際檢視美國不同大學的規定,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的公告指出,該校接受國際學生或研究者接種的新冠疫苗包括目前美國 FDA 核准的三款疫苗,以及 WHO 授權緊急使用的疫苗。

耶魯大學也表示,若學生在母國不是接種美國或 WHO 批准的新冠疫苗,校方會協助學生施打 FDA 核准的疫苗。 愛荷華州立大學(Iowa State University)的公告則顯示,該校並未要求國際學生須接種新冠疫苗,但仍鼓勵所有學生在秋季學期開始前能完成疫苗接種,而該校將在新學期開始前於校園內提供疫苗接種診所。

綜合上述資訊,美國政府並無規定未接種新冠疫苗或接種不符合美國 FDA 或 WHO 核准疫苗者無法入境美國,而是入境時隔離規定會所不同。美國部分大學則規定學生和教職員需在秋季學期開始前完成新冠疫苗接種,但接種要求也因不同學校規定而有異,並非「在台灣打完 AZ 疫苗的留學生不能入境美國」。

網傳「7/1 起歐盟不允許 AZ 疫苗納入疫苗護照,必須重打合法的世衛認定疫苗」?

檢視歐盟(EU)網站的規定,所有歐盟成員國公民於 2021 年 7 月 1 日起皆可使用歐盟疫苗護照(EU Digital COVID Certificate),在各成員國間不須檢測或隔離即可自由移動。疫苗護照可證明該名旅客已接種新冠疫苗、病毒檢測為陰性,或曾感染 COVID-19 目前已康復。

歐盟也指出,尚未接種疫苗的歐盟成員國公民仍能前往其他歐盟國家,疫苗護照並非歐盟成員國間自由移動的先決條件。

《CNN》報導指出,據歐盟規定,歐盟公民與其家人、以及合法居民將有資格獲得該疫苗護照;《CNN》6 月 3 日的報導則進一步指出,歐盟表示,疫苗護照將可以開放給非歐盟公民,包括來自美國的旅客,但需視歐盟個別成員國是否接受非歐盟旅客的疫苗接種、陰性檢測,或曾感染 COVID-19 的康復證明。

《CNN》和《BBC》的報導指出,歐盟疫苗護照僅接受歐盟批准的 4 款疫苗,包括輝瑞、莫德納、嬌生,以及 AZ 疫苗,其他疫苗則無法納入。《CNN》也提及,上述規定為歐盟的規範,個別國家仍可自行調整。

《BBC》6 月 29 日的報導提及,在印度製造的 AZ 疫苗「Covishield」已在 2 月被WHO 列為緊急使用疫苗名單,但未納入歐盟疫苗護照的資格。

歐盟藥品管理局向 BBC 表示,生產 Covishield 的印度血清研究所尚未申請授權,而歐盟委員會已交由各成員國決定是否接受已接種「在各國家或 WHO 授權的疫苗」的旅客。

《BBC》也指出,目前不清楚此項規則是否同樣適用於欲入境歐盟的國際旅客。

綜合上述資訊,歐盟推出的疫苗護照所核准的疫苗為輝瑞、莫德納、嬌生,以及 AZ 疫苗,「7/1 起歐盟不允許 AZ 疫苗納入疫苗護照」的說法並非事實。至於疫苗護照是否可以開放給非歐盟公民,依各歐盟成員國規定會有所不同。

目前,台灣人入境歐洲的規定為何?

中央社》6 月 25 日的報導指出,歐盟於 6 月 18 日正式將台灣納入安全旅遊名單。目前,包括德國、荷蘭、法國、比利時,以及瑞士等歐盟申根成員國已宣布解除對台灣的入境旅遊禁令,但各國對旅客入境時是否應持陰性證明或隔離等有不同規定。

如目前法國已將台灣納入綠區,自 6 月 24 日起,不論旅客有無施打新冠疫苗,都可以非必要原因入境法國,包括旅行;德國則是自 6 月 20 日起,取消台灣前往德國的入境限制,但經空路入境德國者,須提供新冠病毒檢測陰性證明、康復證明或疫苗接種證明。

因此,根據上述資訊,歐盟已於 6 月 18 日正式將台灣納入安全旅遊名單,歐盟多國也已宣布解除對台灣的入境旅遊禁令,但入境時是否須持陰性證明或隔離,仍依各國規定有所不同。並非「在台灣打完 AZ 疫苗的人不能入境歐洲」。

資料來源:

COVID-19 vaccine EUL issued

COVID-19 Vaccines

COVID-19 vaccines: authorised

Requirement for Proof of Negative COVID-19 Test or Recovery from COVID-19 for All Air Passengers Arr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International Travel

Travelers Prohibited from Entry to the United States

華盛頓郵報 - Colleges want students to get a coronavirus vaccine. But they’re split on requiring the shots.

高等教育紀事報 - Here’s a List of Colleges That Will Require Students or Employees to Be Vaccinated Against Covid-19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 -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COVID-19 Vaccine Policy at U.S. Schools

COVID-19 Vaccination FAQ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Scholar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Health Requirements

EU Digital COVID Certificate

CNN - EU Digital Covid Certificate: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CNN - EU digital Covid-19 certificates will be open to non-EU international travelers

BBC - The EU’s vaccine passport and what it means for travel

BBC - Covishield: India seeks EU travel approval for its main vaccine

中央社 - 歐洲多國取消台灣旅遊限制 入境政策差異一次看

Travel during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