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導】長得直的香蕉別買?打了激素?長得彎的才是好香蕉?專家:傳言說法不正確

網傳「又直又挺的香蕉千萬不要買」、「打人工激素培養的」的影片或相關流傳文章內容。經查證,香蕉施打激素的傳言最早至少在 2015 年就開始出現,後來衍生許多版本,過去香蕉研究所都曾針對類似說法闢謠,MyGoPen 實際採訪香蕉研究所專家,專家表示,香蕉的直或彎和催不催熟無關,而香蕉使用的催熟方式通常是使用乙烯,並非使用激素,且激素是用在動物上的荷爾蒙,植物用的是「生長調節素」,傳言說法並不正確。

長得直的香蕉別買?打了激素?

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香蕉的直與彎和打激素有關?彎的才是好香蕉?

(一)MyGoPen 實際訪問香蕉研究所生理生化組主任林德順,林德順直言網傳訊息是「亂講」。其實,香蕉直或彎是跟「上下把位」有關,在一串香蕉中比較上面的果實是比較彎,底下可能就比較直;除此之外,也會跟季節有關係,比如說季節性的白皮春蕉,它的果實就很長很直,跟催不催熟沒有關係

林德順解釋,香蕉基本上是需要催熟的,在樹上的香蕉都必須割下來然後經過催熟的動作,催熟外加的東西比如說乙烯,但那也只是第一天的時候去促動它,第二、三、四天都是香蕉本身產生的乙烯,是它自己的植物荷爾蒙,安全性無虞。

至於有稜有角的香蕉,通常是在一串香蕉中比較旁邊的果實,如果說一般中間的果實有稜角那可能是比較小果的時候稜角分明,但通常我們農民採收的香蕉都有一定的成熟度,不太可能會有稜角。

而傳言提到香蕉會打激素,林德順表示,香蕉是很平價的東西,所謂的激素通常是用在動物上,天然的叫植物荷爾蒙,那如果是人工合成的荷爾蒙叫做「植物生長調節素」,激素是指動物方面的荷爾蒙。所以傳言說法並不正確。

(二)過去香蕉研究所亦曾針對類似的網傳說法在官方 Facebook 上發文闢謠,2020 年時主要謠傳「彎香蕉比直香蕉成熟度更高、更有營養價值」、「青香蕉表面噴催熟劑,要水洗才易保存」、「用錫箔紙將香蕉果軸包覆起來可以保存比較久」。

香蕉研究所表示上述說法皆為錯誤訊息,「彎蕉直蕉一樣好」,並提供正確的香蕉保存方式,若已成熟可用保鮮膜包覆存放於冰箱,而非使用錫箔紙,如此一來,可保持 1 週果皮顏色不變黑,風味一樣。

(三)根據《自由時報》2015 年的報導,當時有媒體報導宣稱鳳梨和香蕉施打生長激素,吃多恐怕導致性早熟,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和香蕉研究所皆發表聲明駁斥,農試所表示,鳳梨的果心大小和有無施用生長激素無關,且植物生長激素與動物生長激素完全不同,不應混為一談。

香蕉研究所亦表示,香蕉催熟的方式主要是用乙烯發生器或是使用「電石」加水產生「電石氣」催熟,絕無利用催熟藥水的方法。

2017 年水果加激素的謠言再起,專門報導飲食相關主題的獨立媒體《食力 foodNEXT》報導中指出,還有宣稱芒果蒂頭未成熟就變黑是加了生長激素催熟、草莓中間空心、過大或畸形都是加了膨大劑等說法。

香蕉挑選小撇步 民眾在挑選香蕉時有沒有什麼小訣竅?

林德順分享,挑香蕉的話,比如上蕉、下蕉就是差在外觀,漂亮的決定價格,如果 A 蕉是 20 塊,B 蕉就只有 10 塊,挑水果不外乎就是看香氣、品質、安全,一般來說會覺得外觀最重要。

不過,熟度也很重要,買回去剛好可以吃最好,不必說買還很綠的回去放。林德順提醒,像這種天氣在室溫下放著,對香蕉品質是不好的,建議買馬上能吃的回去,頂多放一、兩天,不要想說要放很多天,畢竟現在超市超商很多地方都有賣。

資料來源:

財團法人台灣香蕉研究所 Facebook

自由時報 - 水果加生長激素?農試所、蕉研所駁斥 

食力 foodNEXT - 細數水果激素謠言,你上當了沒? 

專家諮詢:香蕉研究所 - 生理生化組主任林德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