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買汙染土地恐成冤大頭 環境部籲購地前查詢列管場址

以相對低價買下法拍的土地跟廠房,民眾買下才知道,原本有廢棄物處理廠,廠外堆放含重金屬污泥。

經環保機關檢驗,土壤已遭污染,新地主誤踩大地雷,雖不是污染行為人,卻要先負起污染整治責任,慘花千萬元。

環境部土污基管會高級環境技術師王子欣指出,「採取用土壤離場的方式去進行改善,實際上支付出去的改善費用,就可能會達到千萬元的等級,相較於他購地的成本幾乎都是數以倍計以上。」

土壤跟地下水如果受到污染依法要整治,目前國內土污控制與整治場址超過400筆,其中污染較嚴重的整治場址約100筆。

環境部表示,污染土壤可透過移除、翻耕、熱處理等方法整治,但金額動輒上千萬甚至上億,如果地下水也污染,要花漫長時間處理。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副署長劉瑞祥說明,「我們以前也做過很多的統計,一個污染的土壤受整治都是要4到6年。如果你牽涉到地下水至少要6到8年的時間,牽扯影響大需要更長時間。」

環境部表示,買賣租賃土地一定要先上網查詢是否為列管的污染場址,或是地籍謄本資料是否登錄「土壤污染控制或整治場址」,並且一定要到現場查看並諮詢專業意見,否則誤買污染土地若要負起整治責任、得不償失。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曾文溪與急水溪中度污染增 民代籲設截流裝置
NASA科研機來台監測空品 環境部:有助精準治理空污
近8年PM2.5改善逾3成 指標污染物轉為臭氧